探析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探析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陈芳华

陈芳华(龙江县中医医院16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各类型的创伤骨科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的影响。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其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和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之后,心理创伤都得到了较大的安抚,对于治疗的整体效果有了较大的正面影响。结论心理护理要求合理科学,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康复效果,临床中应用价值很大。

【关键词】创伤骨科骨科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23-02

创伤骨科患者具有突发性以及创伤性,因此和普通的骨科患者哟所不同。患者是因为突然到来的创伤而引起的,其心理会有较大的恐惧感,造成了心理伤害。因为创伤严重,治疗周期长,患者对治疗的担忧会加重心理负担,对患者的恢复和治疗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患者会有消极情绪,所以临床中,需要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让患者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此次我院对2011年至2013年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研究,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男性有38人,女性28人,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42±22.4岁。其中上肢骨折21人,下肢骨折18人,肋骨骨折20人,多处骨折7人。

1.2方法

采用自制的患者护理心理情况调查表,对患患的心理情况进行分类评估,以患者的年龄为分组的依据。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结果

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中,在创伤的初期,表现紧张的患者占96.97%,经过适当的心理护理之后,创伤中期下降到81.82%,创伤后期降到了18.18%;表现出恐惧感的患者初期为95.45%,中期下降到74.24%。后期降到了16.67%;表现出焦虑感的患者,前期比例为77.27%。中期下降为59.1%,后期下降为33.33%,表现抑郁的患者前期有24.24%,中期上升为37.88%,后期又下降为7.58%。总体而言,青年患者以恐惧和紧张为主,中年患者以恐惧和焦虑为主,而老年患者四种不良情绪都各有分布。

3心理护理探析

3.1不同阶段心理护理分析

从患者在不同治疗的心理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3.1.1创伤前期心理护理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创伤骨科患者的前期心理特征主要是以紧张、恐惧和焦虑为主,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患者主要以积极的心理开导,主动的病情沟通和人文关怀为主,让患者对于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缓解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情感。从调查数据中看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创伤中期心理护理这个阶段的患者是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治疗了,可是其疼痛感仍然比较强烈,住院时间还有比较长的时间,患者的内心会有很大的期盼,但是现实却又如此,会增加患者的忧虑感,心理焦虑,长期积累,导致了其心理情绪波动,对患者的免疫能力也会造成影响,患者不耐烦,不愿意遵医嘱,因此引起了问题。这个阶段的护理工作,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开导,配合健康知识培训,引用成功病例,让成功病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让患者能够获得信心。

3.1.3创伤后期心理护理前期与中期的心理护理完成后,患者对环境的适应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个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起前两个阶段要稳定的多,可是仍然会有患者自身的一些心结存在,对自身的创伤无法直面。所以,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心理环境建设,定期与患者沟通,让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被护理人员熟悉,持续前面的护理效果,还有就是将患者的心扉打开,让其倾诉心理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的心理改善。

3.2不同年龄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研究中我们得知,患者的年龄不同,其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在进行护理的时候,除了以患者的创伤周期为依据之外,对患者的年龄也需要进行考虑分析。

3.2.1青年的心理分析因为我国是计划生育,很多的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面临这样的创伤性骨折时,心理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自小没有兄弟姐妹的情感,因此其内心比较孤独,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中,情绪也比较稚嫩,进行护理的时候,发现,他们不仅孤独,而且焦虑,所以可以针对他们的年龄来进行分病房,将其安排在一处,这样可以改善孤独和焦虑感,激发他们的治疗积极性。

3.2.2中年的心理分析中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的影响,造成了对于家庭和工作的愧疚和不安,主要表现的情绪以焦虑和忧郁为主,针对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应该采取讲道理和灌注健康康复知识为主要的护理手段。通过告诉患者"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将身体的创伤治愈才能够给患者提供较好的生活基础,让其生活和工作正常,可以用这个作为激发患者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的突破口。

3.2.3老年的心理分析老年患者的人生经历比较多,对于护理人员的一些解释不容易信任,因此在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该类患者也是比较难以深入的对象。老年患者因为家庭的原因,其心理孤独和性格怪癖,很容易缺乏温情,因此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彼此间建立信任的关系,改善他们的悲观情绪,让他们的心理疑虑得到消除。

总之,临床中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治疗阶段来进行分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护理策略和侧重点,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春.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

[2]黄玲莉.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2)

[3]张晓茂.浅谈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

[4]陈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24)

[5]赵锦.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