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进展

金花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800)

【摘要】脑卒中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部分患者即使侥幸生存下来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给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好在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脑卒中在治疗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无论是死亡率、致残率还是复发率都有所下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仅是医院给予了有力的治疗,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对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进行研究,总结其治疗进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脑卒中;康复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002-02

近些年来,脑卒中在诊治水平上不断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许多处于急性过渡期的患者存活下来,并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在院治疗后选择回到社区,因此社区诞生了继续康复理念与相应的简易康复技术,用于保持和加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相较于在院期间的治疗,社区为脑卒中患者进行集体性的综合教育训练,使用较少的人力与较多的器具为患者实现了有效的治疗,节省了医院“一对一”训练对人力与物力的巨大消耗[1]。

1.社区康复之国内发展状况

1.1政策

我国对于脑卒中的康复事业非常重视,近些年来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法规条文,明确指示出社区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以及指导思想,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推行社区康复工作。早在2000年,国家便有卫生部、民政部等十余个国家部委发出了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将社区康复作为其核心工作内容[2]。

1.2模式

现阶段,我国具有多种社区康复模式,最为常见的有如下三种:其一是管理服务模式,其二是治疗团队人员组成;其三是治疗方法。

管理服务模式基于政府的领导,通过多部门的协作开展工作,残联及相关康复治疗机构是指导中心,其康复站点成立于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在建立康复站点之后,各地区可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整。当然,这种模式在现实中缺乏足够的工作效率,且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管理架构有待于继续优化,以便于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3]。

国内有许多社区的康复治疗都是依托于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康复治疗师来完成的,这些康复治疗师直接为脑卒中患者给予干预。探究这类医疗团队的组成,其一是以社区医师进行主导,其二是以社区卫生中心的护士作为主导。将二者进行对比,在专业性上,社区医师具有更高的康复治疗技术,而社区护士则缺乏专业性[4]。

此外,社区还可以通过给予康复治疗、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改造环境等方法来提高脑卒中患者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此可以使患者在自我疾病管理上具有更强的能力,基于愈加丰富的康复知识来实现对自我心理的有效疏导。

2.社区康复之国外发展状况

WHO制定了社区康复战略,当前已经有至少90个国家将其落实,而且这些国家大多是低收入国家,实施社区康复战略之后,人们在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5]。而在发达国家中,脑卒中预防早在20世纪中叶便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大部分国家都意识到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长期康复需求,政府为社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并增派更多数量的医生、护士与治疗师。在发达国家中,德国是最早为脑卒中患者、残疾者康复制定法律条文的国家,政府为残疾人、脑卒中患者界定了相应的责任与权力,以确保其对社会活动的正常参与。澳大利亚则将社区康复纳入了区域性卫生网络之中,按照人群分布于年龄区间开展相应病种的康复治疗[6]。总结国外的工作经验,其社区康复治疗措施主要有:建立立法机制与筹资机制、培训社区卫生人员、完善社区康复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3.关于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思考

3.1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若患者出现疑似脑卒中或明确的脑卒中表现,患者家属应在第一时间与社区全科医生联系,使患者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受简单有效的治疗,在全科医生给予救治的同时应及时联系医院急诊科,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急诊进行处理。待患者得到明确诊断、获得有效治疗、病情恢复稳定之后回转到社区接受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

3.2强化内部建设

一些乡镇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在卫生资源和管理经验上都比较匮乏,对此应该借助新农合实施的契机,为乡镇卫生院进行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以获取更多的卫生资源,使内部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必要时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与政策支持,为乡镇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7]。

3.3加强人员培训

社区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与继续教育等方式来吸引高素质人员前来社区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素质。

4.结语

脑卒中康复除了需要接受在院期间的救治,出院后的社区继续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进展进行了分析,点明了社区康复的重要性,旨在进一步推行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高春华,黄晓琳.我国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进展[J].中国康复,2011,18(06):475-477.

[2]乐雯静.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2):40-41.

[3]吴刚花,杨艳文,普婧,等.湖南省湘潭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情况调查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02(32):241-242.

[4]周建萍.脑卒中特殊临床问题的社区干预与康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357.

[5]方志莲.脑卒中的社区护理现状与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1166-1167.

[6]邹芳.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154-155.

[7]吴矿文,江滨,梁杰,等.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25-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