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和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和质量控制措施

邬俊晖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建筑结构造型以及功能需求,往往会将高层结构的主楼与低层裙房相连接。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按照原来的结构做法,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来实现高层主体与裙房分开,这样一来,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外形的美观,还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造成诸多不便,随着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后浇带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做好后浇带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是现阶段高层地下室施工过程较为重要的一项问题。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设计要求概述

1、后浇带位置选择

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工程建设而言,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其施工质量的控制,首先应做好对于后浇带的设计工作。在后浇带设计进行设计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后浇带位置的选择。现行标准规范对于后浇带的位置规定为: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或者变形较小的部位,其间距应以30m-60m为宜。因此,在进行后浇带位置选择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来进行具体位置的选择。对于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来说,其地下室后浇带大多设置在梁、板跨的三分之一处,但是对于特殊的高层建筑来说,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工程类型以及结构受力情况来对后浇带位置进行选择[1]。

2、后浇带宽度设计要求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设计过程中,其宽度往往与板、墙的厚度有关。现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对于后浇带宽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后浇带的宽度应以700mm-1000mm为宜。但是由于工程类型不同,在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宽度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后浇带部位的现场情况进行设定,现阶段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一般为800mm。

3、后浇带形式设计要求

所谓的后浇带形式,其实指的就是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在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其所采用的后浇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V形缝、企口缝、平直缝、阶梯缝等等。在实际的后浇带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后浇带位置、地下工程具体防水要求以及墙板厚度来进行后浇带形式设计。

4、后浇带钢筋处理设计要求

由于后浇带工程其钢筋分布较为密集,因此,在实际的后浇带设计过程中,也应对钢筋处理进行相应的设计,比如说后浇带钢筋时断开还是贯通,应由实际的后浇带的类型以及设置目的来进行确定。

5、后浇带防水设计要求

由于后浇带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除了对上述的一些参数进行设计外,还应做好后浇带的防水设计工作。后浇带防水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整体的工程防水,一方面为后浇带接缝处防水。在进行防水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应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防水设计,以此来保证后浇带防水质量。

二、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1、后浇带施工时间选择

通常来说,混凝土构件会在两个月内完成收缩,但是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楼结构而言,其应在建筑结构沉降完成并相对稳定后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与裙楼是同时施工的,但是由于裙楼的工程量较小,往往在裙楼施工完成后,高层建筑的施工还未完成,因此,在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时间选择方面,应等到主楼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

2、后浇带施工材料分析

在后浇带施工材料应用方面,必须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谓的无收缩混凝土,指的就是由膨胀水泥或者是添加膨胀剂的普通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所配置的混凝土。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强度高于连接构件的强度,相关施工人员还应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并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结合。

3、后浇带施工预设模板技术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模板预设时,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模板预设。模板作为保证混凝浇筑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后浇带整体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常用的模板为钢丝网模板,因此,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设[2]。对于钢丝网模板来说,应保证其钢丝网格的均匀以及纲丝粗细的统一,并且所预设的钢丝网模板其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由于裙楼和主楼跨度过大而引起扣件螺栓破坏现象的发生。

4、后浇带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首先对列封面进行全面清理,并保证后浇带两遍构件的表面湿润24h以上;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浇筑施工,并做好相应的混凝土振捣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要的是,应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振捣,并控制好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的流失。

三、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以及支撑系统的质量控制措施

后浇带模板以及支撑系统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后浇带工程施工过程最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未设置独立的支模以及拆模体系,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整体断裂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置独立的支模以及拆模体系,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后浇带在高层建筑中的积极作用。

2、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质量控制措施

在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其主要的平面布置形式为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一条“直线带”,该“直线带”贯穿整个建筑,这样尽管利于施工,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果将其进行上下同一位置平面布置,则会造成该位置处的应力集中,进而产生贯通裂缝的产生,给高层建筑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方案设置时,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采取较为先进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后浇带平面布置以及施工,杜绝在断面接缝处使用夹木板条方式进行支模施工,宜采用钢丝网模板,以此来实现对于接缝的质量控制。

综上,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其具有钢筋分布较密且厚度较大等特点,这样一来,就使得地下室后浇带施工难度以及质量控制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进行后浇带的设计以及施工工作,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后浇带在解决结构沉降差异以及减小温度收缩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不断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技术整体性以及安全性水平,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雷.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07):24-25.

[2]贾勇.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0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