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论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黄丽芳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518048

摘要:文章主要从植物墙的应用价值出发,分别简述了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构成,以及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应用,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景墙;城市公共空间;应用

一、植物墙的应用价值

1.低碳节能

炎热的夏日,室内过高的温度使得必须开空调降温。而这样会增加电能,并且空调所泄漏的氟元素也会破坏大气层。当在屋顶、墙面等覆盖了适当的植被后,大量的热气和紫外线都会被植物抵挡,这层植物墙能够使其表层温度降低15°C左右,大多时候便可无需依赖空调。而在冬天,植物又具有保温的功能,这种方式非常的低碳节能,并且更健康。

2.隔离噪音

随着城市的发展,噪音污染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有植物墙的帮助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汽车、飞机、人群等发出的噪声和振动经常围拢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植物墙具有噪声缓冲(由40dB决定)的功效,能为我们的家和工作场所极大减少外部噪声和振动。植物墙也极大减少大厦的声反射。

3.净化空气

经数据调查,一升汽油普通燃烧会造成约3.2g的CO,然而一盆吊兰在短时间内能够吸收掉1.2g的CO和少量甲醛。那么如果在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墙面或护栏两侧建立植物墙,以一平米40盆植物来种植,是可以吸收大量从该地通过的车辆尾气,有效的缓解汽车尾气所带来的污染。所以,运用这些植物能够有效的净化空气,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并且成本低廉,方式环保。在城市生活当中方方面面都会存在着空气质量的不尽人意,人们需要一个能够净化四周狭窄范围内空气的东西,那就是植物墙。

二、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构成

1.按风格分类

(1)现代式景墙

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着景墙的内容。现代式景墙不受限于陈旧的设计思想,在形态方面的艺术性越加增强,颜色、材料、实用性等方面也不断完善,受到大众的感知与喜爱。如图2.1所示。

图2.1现代式景墙图2.2混合式景墙

(2)混合式景墙

混合式景墙,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提取古代形式、应用现代材料技术所产生的景墙。它可看做人类文化传承的形式,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蕴。如图2.2所示。

2.按功能分类

(1)标志性景墙

标志性景墙指的是带有标识作用的景墙。标志性景墙带有该区域或空间的特征,通过一些符号、文字等呈现场所的内容性质等。它能以明了的样式唤起人们对所处区域的认知,具有引导作用,如公园、小区的入口处。在标志性景墙的设计中要注意其风格与人的视点和周边大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它亦可独立成景。如图2.3所示。

图2.3标志性景墙图2.4文化性景墙

(2)文化性景墙

近年来,文化性景墙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可以当做城市的名片。文化性景墙在具备了景墙的功能外,凝聚了城市的形象和内质,很好地传递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带有地域性的特色。而且它常会成为一个区域的识别系统,这个方面和标志性景墙有些相似。文化性景墙利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使人产生意境的共鸣,让景墙带有深远的历史教育意义。如图2.4所示。

三、景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应用

1.景墙与山石水体的结合

景墙与山石的结合,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的传统园林。传统园林中的粉壁置石,以粉墙为背景,用石头叠置小品石景,虽为静态石,但却具有一种动态的感觉,也因其靠墙壁而筑,也称为璧山。这里的墙或者说景墙,一方面在空间环境中充当挡土墙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山石相互融合,塑造特有的环境景致。

2.景墙与水体的结合

景墙与水体的结合是非常常见的,两者对比鲜明,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相辅相成。而且人都具有亲水的特质,两者的有机组合,巧妙的吸引人们的视线,加深物象与人的联系;人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与之亲近,强化了空间的感触。如水景墙的设置,既表现了景墙本质的同时,也体现水的灵美,有的水景墙还可触摸,亦增加了空间的趣味。

3.景墙与植被的结合

景墙与植被的结合,不胜枚举。植被作为公共空间中的常态要素,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展示不同的景观效果,带给大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同时增加了区域环境的绿化率,对净化空气、缓解雾霾、减少噪音污染等也有很大的益处,也可削弱硬质景墙的呆板,达到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如图3.1)

图3.1景墙与植被的结合图3.2景墙与建筑的结合

4.景墙与建筑的结合

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景墙与建筑的组合,可以看做建筑内部墙体的蔓延,环抱着公共空间(如图3.2)。两者的结合,一方面要考虑安置的位置,另一方面应思索形态、尺度、材质是否协同。两者融洽的协作,有益于减轻辐射及风带来的影响、缓和小气候等问题。

结语:

景墙相对于其他界面而言,优势在于它的引导效用,通过带给人视觉的引导,规划行进路线。景墙通过形态组合等形式,给大众视觉信息,指引人们的前进方向,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景墙首先以竖向平面的形态作用于人脑,令人们脑海中形成印象;其次对人们的视觉进行补充,通过自身色彩、造型等,加深人们对整体空间的记忆及好感,吸引人的视线;最后大众就会跟随景墙划定的空间移动,活动于景墙所形成的路径。大众通过景墙的引导,明确了运动的方向,变换了运动轨迹,使自身做出与所处的空间环境相适应的行为,由此进入另一空间中。而且在人们行进时,利用景墙创造夹景空间,会进一步优化空间效果,营造更为深邃的景象,带给大众更多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卢继恒.城市景观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22)

[2]李晓帅.城市景观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13)

[3]张文杰.浅析植物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