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罗婷婷

罗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40001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0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压力日渐增大,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均有所改变,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冠心病是慢性病、多发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同时由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我院在护理模式上,对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明显减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来自我院疗区,共194例,对照组97例,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44~78岁,平均(62.5±5.7)岁;稳定性心绞痛48例、不稳定心绞痛16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48例、16例、46例、19例。治疗组97例,男性56例、女性41例;年龄44~77岁,平均(62.7±4.4)岁;稳定性心绞痛50例、不稳定心绞痛17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47例、16例、48例、17例。全部病例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2],心电图均有缺血改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病例组成、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作比较。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予内科2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休息、间断低流量吸氧,同时予扩冠、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粥样斑块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干预模式如下: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同时护士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教育模式。②心理护理及时主动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疑问及顾虑,使患者尽量减少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心情平和、心胸开阔,以免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发作,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积极为患者营造健康的身心环境[3]。③饮食指导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饱或暴饮暴食,防止心绞痛的发作;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以助排便,因便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④运动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运动方式、时间及强度。运动要有规律,形式要以轻体力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太极拳、广播操等,避免剧烈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惫为主。⑤药物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药物的作用和常见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充分认识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进行服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可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盲目停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1.3疗效观察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干预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心绞痛发作(次/周)t值P值

对照组972.15±1.5412.390.00

干预组970.21±0.07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t值P值

对照组9724.13±5.6212.060.00

干预组9716.71±2.27

3结论

冠心病是目前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存在,其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正常需要,致心肌急剧缺血缺氧。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前臂、左侧小指及无名指,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经休息或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4]。由于冠心病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于心绞痛等症状发生及应对情况不了解,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上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均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整体护理干预是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具体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等方式进行整体性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进医患关系[5]。通过本研究结果,我们看到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彦芷.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74-75.

[2]Braunwald(美).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3.

[3]贾利巍.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4):199.

[4]孙彩凤.护理干预对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67-68.

[5]高菲.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