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风险管理中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医院风险管理中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研究进展

张雄梅

(宁明县中医医院科教科广西宁明532599)

【摘要】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EFMEA)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前瞻性医疗风险管理方法,其重点强调对医疗风险的预防与量化。本研究通过分析HFMEA在用药风险、医疗流程改进、手术风险、医院感染等医院风险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发现现阶段我国HFMEA的应用已见一定成效,但研究内容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我国医院管理人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HFMEA实践的成功经验,有效、科学的开展医院风险管理,继而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关键词】医院管理;风险管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014-02

风险管理效果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也备受管理者的关注。现阶段,我国风险管理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组织、管理模式与机制尚未完善,所以急需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指导[1,2]。有研究发现,约70%的临床医疗差错是由程序与系统方面失误所致,而通过改善管理程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HFMEA)是一种新型的分析管理手段,其通过评估医疗程序,分析程序中的高危因素并给予改进,可以有效减少医疗风险,保证医疗服务安全[4,5]。本研究对现阶段国内外医疗风险管理中的HEME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保证医疗安全管理质量提供有利的参考。

1.HFMEA概述

HFMEA最早起源于美国荣民医院系统,其通过前瞻性危机分析系统来评价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流程[6]。2002年,美国医疗组织评审委员会(JCAHO)正式将HFMEA应用于医疗机构,用于减少医疗风险[7]。HFMEA是基于团队的分析技术,主要通过系统性与前瞻性的方法预防与评估程序上的问题,其重点不在于检测与补救,而是利用预防失效在事件发生前行动,避免医疗纠纷与差错。

2.HFMEA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1用药风险管理

用药风险管理是我国医院质量管理中重要项目,降低给药风险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损失,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8]。结合HFMEA应用范围与技术特点,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及时处理药品开发、患者安全维护、不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失效模式,最大限制的降低用药风险。有学者将口服用药设置为领药、配药与发药3个主流程,应用HFMEA分析探寻影响口服用药安全的重点环节,并通过在药袋上打印用药信息、使用密闭式透明药袋、设计用药剂型图册等方式将口服用药差错率由30.5%降低至18.4%[9]。还有学者采用HFMEA来改善患者化疗用药安全,实施1年多将化疗用药差错由0.0062人次/千人日降低至0.029人次/千人日[10]。

2.2医疗流程改进

在HFMEA分析的指导下,可以快速解决医院医疗流程中的问题,达到满意的医疗流程改进效果。有研究认为,采用HFMEA指导医疗流程改进流程,可以对各类药物错误、患者身份错误的影响因素给予详细分析,继而为药物输送、条形码改进设计等功能进行技术支持与完善,优化医疗资源与配置[11]。目前,HFMEA在医疗流程改进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预防压疮、预防跌倒、标本运送、置管维护、药物外渗、院前急救、患者转运等。多项研究指出,HFMEA应用于医疗流程改造中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就医安全[12,13]。

2.3手术风险管理

利用EFMEA的优势可以避免医院手术延误、手术差错等问题,完善手术风险管理流程,合理控制手术风险事件[14,15]。同时,手术风险管理中使用EFMEA,可在子流程分析时采用头脑风暴法,以及NCPS与决策树分析法评价矩阵,综合评估子流程风险,及时改进手术流程缺陷。有学者对计划手术流程分为手术申请、术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手术安排、术前准备、开始麻醉、术前核对、开始手术等子流程,以头脑风暴法分析,并采用NCPS危险评估矩阵查找到危险评分>8分的子流程,经1年多监测,部位标记、手术切口与医疗文书缺陷率呈逐月降低趋势,且整体手术风险也见明显下降[16]。

2.4医院感染管理

部分研究将EFMEA应用于器械清洗、消毒及手卫生依从性等医院感染管理环节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7]。同时,有学者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中应用了EFMEA干预,明确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分别为吸痰操作规范程度、呼吸机管理与应用、病床周转率、病房管理等,采取改进措施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由40.12%降低至19.27%[18]。

3.现阶段国内HFMEA存在的问题

国内多数研究主要选择在医院某个项目上实施HFMEA管理,然而这种研究样本量较小,通常局限于研究者所在的医院与科室,所以建立起的模式具有片面性,是否具有推广意义仍有待进一步验证[19,20]。部分研究未严格落实HFMEA的程序,失效模式的RPN值分值较为随意,甚至仅凭个人经验或专家意见进行风险因子评价,未对危害度进行量化评估,其结果的有效性有待检验[21]。此外,目前EFMEA的医疗风险管理研究不断增多,但高质量的研究却相对缺失,缺少合理及可行性的依据或论证,所以严谨性较差[22]。

4.小结与展望

现阶段我国HFMEA的应用已见一定成效,但研究内容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因此,要求我国医院管理人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HFMEA实践的成功经验,有效、科学的开展医院风险管理。

HFMEA在医院风险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期待更多学者可以将HFMEA这一前瞻性、系统化的分析管理手段发挥出最佳的应用效果,继而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参考文献】

[1]金丽,吴纯婉,吴秋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2):128-129.

[2]张继芝,张伟,代怀静,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患者转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01):26-29.

[3]邹雪峰,陈法聪.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医疗废物管理风险的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03):83-85.

[4]邵赛丹,张王琴,邱晓娟,等.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胃肠减压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4):78-81.

[5]黄春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门诊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2):1632-1633.

[6]Butler-O'HaraM,D'AngioCT,HoeyH,etal.Anevidence-basedcatheterbundlealterscentralvenouscatheterstrategyinnewborninfants[J].JPediatr,2012,160(6):972-977.

[7]李雪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28):3620-3622.

[8]司帷,王春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7,25(03):250-251.

[9]陈淑贤,张赞,桑彤,等.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控制[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01):72-75.

[10]谢玲芝.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内科,2016,11(06):938-940.

[11]丁洁宁,李宁,蔺敬媛,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病区药品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01):193-194.

[12]罗利珍.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麻醉复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7,39(02):283-285.

[13]PanagiotounakouP,AntonogeorgosG,GounariE,etal.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Frequencyofcomplicationsinprematurenewborndependsontheinsertionsite[J].JPerinatol,2014,34(6):461-463.

[14]黄桂花,杨钊群,招坤兰.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1):1153-1155.

[15]张悦,谭思源,陈艳,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2):3956-3960.

[16]农月稠,傅桂芬,谭小燕,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压疮高危病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04):426-429.

[17]匡季秋,邓世洲,刘帆,等.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型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1):4976-4978.

[18]俞桂珍,叶旭琴,赖香菊,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1):1326-1330.

[19]归纯漪,孙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我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6,19(01):30-34.

[20]芦慧彬.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风险管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11):851-853.

[21]王海燕,王美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30(19):107-109.

[22]胡兰,朱秀琴.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化内科患者胃肠减压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73-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