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城镇燃气管网提升燃气企业效益之探讨

/ 2

综合利用城镇燃气管网提升燃气企业效益之探讨

郑中华

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530000

一、综合利用城镇燃气管网提升经济效益的背景及原因

大中型运营成熟期分公司燃气市场开发的空间所剩无多,新小型运营的分公司市场难打开,靠市场开发带动公司发展、来提升效益的势头放缓。分公司生产运营部门掌握着公司绝大部分的资产,而这部分资产基本上都是埋在城镇地下的燃气管网,通过对管网资产的优化利用,效益提升则会非常明显。例如:供销输差整治一项,某分公司年天然气销气量1亿m³,用户平均销售气价3.5元/m³,供销输差每降低1%则赚得100万m³的天然气,为公司赢得350万元的纯利润。

但在以往以市场开发为龙头,工程配合市场开发而推进的发展战略下,市场开发的不均衡性以及后期诸多因素的影响,城镇燃气管网的实际使用情况、其供气能力的利用率也变得极不均衡。

抓住管网供气的特点,从运营管理上深入研究城镇燃气管网,优化利用好城镇燃气管网,用管网创造效益,将资产变为“资金”,为公司的整体效益持续增长提供有力地支撑。

本文将从城镇管网的不同模块的管理入手,通过对设备管理、巡线管理、维修改造管理及管网的后期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效益提升措施进行阐述。

二、城镇燃气管网综合利用分析

1.中燃集团西南区域燃气管网设施的现状

中燃集团西南区域辖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5个省/直辖市,已投入运营的城市天然气板块分公司22家,其中地市级分公司13家,县(市)级分公司9家。现有城市燃气高压管线65.58KM,次高压管线13.42KM,中压管线2075.02KM,庭院低压管线6148.89KM,共计8299.91KM的钢制、铸铁、PE等不同材质的燃气管线,配套的天然气接收门站9座、高高/高中压调压站11座、中低调压柜(箱)13870个,另有各类阀门、仪表、流量表数量均以万为单位计。

2016年4月至10月,西南区域各分公司共销售天然气3.76亿Nm³,比去年同期3.07亿Nm³增加0.69亿Nm³,增幅22.5%。

2.燃气管网利用的影响因素及日常管理

2.1管网规划建设

因管网规划建设不当,导致投入运营后,某个区域供气能力不足或供气量远远低于设计的供气能力,造成资源浪费。做好管网的规划建设,减少当期及后期投资成本,从以下两个方面管控:

1、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管网规划。在中燃集团提倡“工程先行”推动市场开发的政策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管网规划及工程建设投资,找准有效市场,确保可开发用户的应收款回笼10%的原则,再开展工程建设。

2、以近远期销气量为导向做好管网建设。对未来市场充分调研,掌握该投资建设区域的周边区域管网建设规划,整体布局,做好近期、远期用气能力预测和供气能力规划,充分论证并设计。

2.2工程建设过程控制

因工程质量不过关,导致燃气管线或设施自身泄漏,因管线移交资料不准确,交底不充分,导致管线被第三方误伤,增加了运营管理的安全风险和成本投入。2016年4月至10月,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自身泄漏约20起,占总体自身泄漏的9.3%;因管线位置不明造成管线被误伤5起,占管线被第三方破坏总数的14.3%。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每起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数百元至万元不等。因此,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工程建设过程管控,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后期运营投入的风险。

1、严把材料采购关,杜绝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部件连接施工质量合格、土方施工做好管线保护措施;施工完成,确保管线防腐措施达标且没有损坏;全程严格按图施工。

2、竣工资料完整,准确绘制竣工图。

3、工程与生产部门的竣工验收和现场交底须充分。

2.3有序开发用户、优化用户结构

通过对用户开发顺序的有效把控,发展一些能够有利于均衡管网负荷的客户,不断完善管网建设,有效利用管网的供气能力。

可采取以下顺序开发用户:居民——商业——工业——供暖或空调——汽车加气——燃气发电——工业原料。先开发居民,收取初装费(或工程建设费)调剂资金,商业用户的开发为促进用气的均衡性和销气量的提升,工业用户及后期的多项目开发、建设、投运,优化用户结构,能增加用气的均衡性、稳定性和销气量的提升。

2.4管网及设施设备的巡查、维护

通过合理、有效地巡查、维护,对管网及设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确保管网及设施设备的完好、完整,免遭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将从以下方面减少损失、提升效益。

1、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减少气量损失。

2、减少燃气管网及设施设备被破坏,减少维修抢修的投入。

3、维护管道、连接部件、附件设施,保养各类仪表,定期检测、评估,延长使用寿命,延后重新投资建设的年限,节约建设资金。

2.5供销输差的管理与整治

通过计量仪表管理、管线设施管理,加强供销输差管理与整治,真金白银地减少经营损失。

1、严格落实用户用气的抄收管理,准确取得销气量的数据,减少抄收误差,数据越接近真实数据,燃气销售收入越准确。

2、准确利用当地年平均大气压力、安装燃气流量计量仪表处的燃气温度,按照“公平、公正、不亏”的原则,合理选择燃气流量计量仪表。

3、加强燃气流量计量仪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定、及时更换,确保仪表的准确计量;做好上下游燃气流量计量仪表的匹配,减少采购环节的亏损。

4、加强管网及设施设备的管理,特别是老旧管网的巡查,减少“跑冒滴漏”。

2.6管网及设施的维修改造

合理统计分析管网设施的运营情况,充分利用道路改造、公用设施改造的机会开展维修改造工作,降低成本、收取效益。

1、建立完善的管网信息台账,或管网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对管网的运营状态,全寿命管理管网,做好维修改造的规划。

2、与市政道路管理、公用设施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借用市政道路改造、公用设施改造等时机,利用他方资金更新燃气管网及设施,节省成本。

2.7优化生产调度方案、合理调峰、有效保供

通过优化生产调度方案,更加有效地发挥四大调度职能,减少损耗。

1、制定准确的气源供应计划及气源保障预案,防止出现气源短缺而造成更大地资金投入,以达到保供目的。

2、做好输配调度,协调生产运营、工程管理、客户服务等部门的关系,有效开展管线接驳的调度,减少气量损失、人力物力投入;优化调度方案,合理调峰,调节管网压力和流量,保持供气稳定,确保管网保持较高的输气效率,同时,考虑极端情况下保障用户用气。

3、建立快速有效的抢险调度体系,及时有效处理抢险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2.8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及信息化管理手段

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降低人力成本,但须注意试用成熟后投入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地错误投入。

2、引进信息化手段,如GPS、SCADA、GIS系统等,精准定位、动态管理管网设施,一方面减少建设时期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减少维修改造及抢修等后期运营无限地投入成本。

2.9优化管网,推动环状管网建设

生产运营指导市场开发及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不断推进环状管网建设,确保稳定供气,提升管网的供气能力和供气效率,降低停气或压力不足的风险。

2.10提升管网压力

对管网做充分的测算、调研、测试,在原有管网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管网压力,增加管网输配能力。

2.11开展增值业务

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及资源,在能力范围内开展增值业务。例如:承接其他类型的管网改造工程、维修工程、技术指导等等,收取费用,展开增值业务,同时,可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三、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城镇燃气管网效益及效益预测

1.合理规划管网建设提升效益及效益预测

合理地规划管网建设,能为公司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1、确保资金流通,为公司资金链提供保障。

2、一旦出现重复投资,则最高减少同区域管网建设初期的全额投资。

2.工程建设过程控制提升效益及效益预测

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而在生产运营期间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所产生的费用远远高出工程建设投资。

1、钢制管道投运后0.5~3年则因工程质量问题出现自身泄漏,最低投入为管道更换,是工程建设期的0.9~1.2倍;若计算燃气损失、人力物力成本,损失则更高。

2、其他管材,可局部处理,是该局部工程建设期的1.1倍以上,且局部越小倍数越高。

3.有序开发用户、优化用户结构提升效益及效益预测

假设南宁市某区域居民、商业、工业用户未来4年内月销气量100万m³,且居民、商业、工业用户用气量分别占30%、30%、40%。

随着管道的建设,有序开发用户可持续增加效益,优化用户结构则能保持燃气销气量和燃气销售利润的提升。

2、若按相反的顺序开发用户:工业——商业——居民,同样按供气量30万m³/年则在第一年出现下表的情况:

注:不含运营成本。

商业、工业用户用气量大,用户数量少,开发收取的费用也会较低,但燃气主管道、支管道的建设要求不会降低,反而升高,造成第一年大亏的现象。

4.管网及设施设备的巡查、维护提升效益及效益预测

1、减少“跑冒滴漏”或管线被损坏的燃气损失量,不可预测实际值,但可通过供销输差反应出来。

2、按区域现有管道设施,年需更换燃气管线及设施设备投入资金1000万元,寿命延长1年则当年赚回1000万元利润。

5.供销输差的管理与整治提升效益及效益预测

供销输差经济效益预测须满足以下要素(按2016年4~10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