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的技术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5
/ 2

浅谈施工的技术管理要点

黄树枫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上海分公司上海200135

摘要:随着我国现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我国城中村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日益增多,而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具有规模化、集团化的特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是各国有企业、大型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在施工要求的精确度及准确度也是逐渐提高,技术管理力度的加强也是每个建筑企业现实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加强自身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目的,结合项目技术员工两年的工作经验对项目的技术管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施工

前言: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乡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量加大,工程项目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的竞争,质量在建设行业中越来越收到重视。国家现阶段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各级施工企业若想中标,光拿出合理的价格现在已经不足以赢得建设单位的信赖,而必须拿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包括着施工技术管理,有关预算及相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其中对于现场施工的实际指导的技术管理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技术管理为相关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提高自身技术人员水平,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控是每个现代化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在现在施工行业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的必要素质。

1.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光决定着项目的质量高低,也决定着一个公司的经营效益及后续发展。公司及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一定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硬件”和“软件”,才可以帮助各在施项目提高质量、赢得效益。

施工行业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也同时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协调、管理。时代发展,对于建筑美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建筑的类型、样式、规模千奇百怪。而某些东部地区的梅雨季节、东北地区的冬季、各工序的交叉施工优化都需要技术人员在前期进行规划时所需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兴起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新标准的不断涌现,而项目出现的更复杂的结构、更特殊的功能和要求更高的精装修,也同样要求了各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完善施工流程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2.技术管理的具体内容

2.1单位内部的人员管理

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施工管理与人才管理工作,应当为技术工作人员营造开放性的管理环境,使技术人员自身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应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机制,对奖惩体系予以完善,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增强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效率。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应全面培养专业人才,使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得到提升,储备专业且优秀的工作人员,不断完善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2.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建筑结构的特点、工期等进行确定,体现出施工单位对项目的掌握程度、技术能力及科学管理的有序性。

施工进度总计划。施工进度总计划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分批规划,将所涉及到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分别列出,并大致规划施工时间。

材料需求计划。根据项目的总计划以及工程量,通过资料系统的定额及类似工程的经验,编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的需求计划,包括人共、材料、PC预制构件等。使现场各项施工在进行前有着充足的材料准备,保证施工计划正常有序进行。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施工总平面图通常按照进度要求对现场的道路、仓库、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做出详细合理的规划。这是现场文明施工、减少临时建筑、节省工程费用的重要条件。

2.3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

专项施工方案应对下一项现场所要进行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的策划,以图表、文字列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根据情况对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工人、大型机械、物资材料等一一列出并对现场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在编制过程中避免照抄、照搬其他方案,语言文字描述清晰,禁止出现“可”“应”“宜”等字样,这样方案才有指导现场施工的意义。

2.4施工安全

2019年4月以来,全国各地发生数起安全事故,究其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②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③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④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安全资金不到位

综上所述,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严格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对于过程中的图纸会审、原材的检测,尤其是模板支撑设计、吊装方案,基坑支护等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并随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的补充修改,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检查与验收的力度。

2.5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根据施工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施工方案对有关人员交代施工细节的步骤。

此项现已在各大施工单位中形成了体系,技术人员对工长、工长对班组长、班组长都工人的三次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知道该如何进行施工,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怎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6质量技术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随着进度的增长,工程质量往往会因为时间、施工人员的把控程度变化。在处理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时,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工长、质量、监理等各单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案,避免后期出现重大事故。

对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处理应达到消除隐患,满足施工的安全及技术要求。

技术人员应根据质量问题的原因,做出临边防护、阻止渗漏、拆除、限制或禁止使用、纠偏、加固等处理方案。在编写处理方案时,要根据现场质量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并与有关单位做出一致、科学的解决方案。并针对处理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交底。

在问题处理完毕后,还应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资料进行集中存放,并生成质量问题技术分析报告,使之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工长应形成工序前要提醒、工序中要把控、工序后会处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结语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就是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过程把控到位,不仅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还可以大大增加项目的效益以及为项目创优打下坚实的基础。抓好项目的技术管理,才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以及社会形象,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引用:《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作者未知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要点与安全管理建议》,李建立,《工程管理》,2016年10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