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高军毕奎思郭俊伟亓春雷

(莱芜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招投标已经广泛应用,实行招投标更有利于促进竞争,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怎样做好投标工作,提高中标率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就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工程中标率;提高;标书

采用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流程,形成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采用三级复审、专业分工、建立数据库等点、线相结合的办法,闭环完成标书的编制,为提高工程投标中标率提供有效管理。

一、“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的背景

(一)公开招投标成为工程承、发包商的大趋势。

招投标制度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能充分体现工程承发包交易行为公开,公平,公正。招投标制度不但能够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格局。

1.推行招投标制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这将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2.推行招投标制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形成市场价格机制,那些报价合理、工期较短、业绩和管理良好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也更能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3.推行招投标制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贯彻,使价格形成过程变得透明而规范。

(二)提高中标率是公司拓宽业务、增加产值和利润的重要途经。

随着中央不断出台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民营、私有企业投资逐步成为新兴的市场增长点。精准投标、提高中标率、有的放矢的拓展和布局,对企业增加产值及利润将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2015年,公司为了拓宽市场,增加竞争力,以达到多点开花、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目的,积极参与行业内外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努力拓展业务空间。公司共组织投标20个包,中标16个。从2015年投标情况分析,中标率为80%。导致不中标现象的原因:除了招标文件规定了一个单位无论有几个分包,只能中一个包外;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工程投标商增加,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一个工程,参与的投标商达到10多家,个别工程超过20家甚至是30余家,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摊大饼式”的盲目投标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需要,不但增加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大量占用公司管理人员时间、精力,甚至影响了工作计划的正常推进。提高投标中标率、精准投标,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二、“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内涵

采用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编制高质量的标书,完善施工方案,精准商务报价及合理运用投标策略,完善及健全管理体制,详尽信息资源,和投标团队团结负责,是精准投标实施的根本和保障。

三、“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

1.建立以公司领导为组长,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投标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工程部、经营部、采购部、审计部、财务部、办公室组成,主办部门是经营部,协作部门是工程部、采购部、审计部、财务部、办公室。经营部建立项目负责制,由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全面协调和负责,下设专业小组,划分为技术标编制小组、资质标编制小组、商务标编制小组。

2.完善标书编制及审批流程,建立健全项目负责人、部门领导、公司领导为主线的三级复审制度。

各专业小组完成本职工作,由小组长审阅,完成后由组长在程序流转单上签字转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各小组上报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形成完整、合规的标书,校核招标文件要求的关键点,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在程序流转单上签字转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负责召集相关专业人员会议,就商务报价进行调查和预测评估,依据竞争激烈程度、成本测算及风险评估后精准定位商务报价,并就标书的字体格式和大小、标书外观等招标文件要求把关,无误后打印成样本,完成后部门负责人在程序流转单上签字转公司领导。公司领导审阅、校核无误后,分正副本装订成册。法人代表签字后,返回项目负责人处,有项目负责人负责盖章,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盖章后形成正式的投标文件。确保在保密的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制作标书,完成闭环。

(二)建立标书制作点危险库

1、收集本单位所有投标资料,分专业拆分、整理后存入数据库,建立模型,对比分析中标工程和未中标工程技术数据,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标准模板,形成模块化管理。

技术标编制小组要对比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安全文明、技术关键点的解决方案、质量、进度保证措施等关键点,分项目专业编制标准模板,对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标注,并在相应位置预留发挥空间,做到既标准化又各有特色,每一个项目的技术标都做到有针对性。

商务标编制小组要进行重点对比,分析成败原因,对清单单项报价据实进行测算,结合市场价形成相对合理、固定的报价。总结每次成败经验,紧跟市场步伐,及时更新数据,确保每个数据的新鲜和活力。

2.搜集外单位中标工程报价资料,结合本单位已有的数据,对比分析,不断修正企业利润、管理费比重。

(三)实行专职专人、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

1.分工到人,专人专职

在建立专业小组的基础上,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专工负责、组长连带的管理模式,小组内召开研讨会,对招标文件、合同及附件等进行集体解读,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关键点、关键字,进行逐字逐句解析。专工负责执笔编辑,结合已有标准模板,并详细了解工程概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述及解决办法,特别是针对本工程特有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特点,进行重点描述。

2.多部门合作,项目负责人居中协调

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包括公司内的工程、财务等相关部门,调出历史及在建工程数据模型,协助专业小组精准掌控工程成本。

搜集工程所在地近期类似项目的中标资料,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竞争激烈程度、市场环境、地形地貌、地质资料进行摸底调查,为专业小组编制出高品质标书提供第一手资料,力争这些有针对性的描述、方案、措施等,能够向业主传达出投标商的诚意及建设团队的高素质。

3.多级审核,集思广益

按照三级复审制度,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公司负责人逐级审核,充分发挥各个岗位自身优势,多角度审阅,集中集体智慧,做完美工程。

4.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造价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定期对造价人员进行合同梳理、设计规范、施工技术、预算基本知识、微机应用等各方面的培训。加强造价人员的教育,让造价人员懂得投标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后的施工行为,只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才能善于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实施效果

经过半年实践运行,提高工程中标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6年上半年共投标12个包,中标11个,中标率为92%,中标率比201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且预计利润比往年也有所提高,完全实现了市场报价。

参考文献:

[1]杨淑琴.谈谈招标文件编制[J].商场现代化[M].2006年1月

[2]李仁林.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