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价值何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价值何瑛

何瑛

(平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平江4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采取泮托拉唑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时间明显要比参照组短,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钠;木糖醇注射液;消化道出血

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常见急症,病死率达到10.00%,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胃酸分泌抑制是主要方式。泮托拉唑钠属于新型质子泵的抑制剂,会在胃黏膜壁细胞产生作用,对细胞中的H+-K+~ATP的酶活性进行抑制,确保壁细胞内中H+无法进入胃内。本次研究将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有效性,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本次所选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采取泮托拉唑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参照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7-73岁,均值(43±2.84)岁。研究组44例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8-73岁,均值(44±2.52)岁。将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实施常规对比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44例患者采取泮托拉唑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两组患者都是静脉滴注,一天治疗一次,在治疗期间不可以使用其他的抗酸药,全部患者都按照病情情况进行补液与输血等治疗。

1.3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24-48小时以内止血为显效;在49-72小时以内止血为有效;72小时以后还有出血症状为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参照组显效14例(45.45%),有效19例(43.18%),无效11例(25.00%),有效率是75.00%;研究组显效28例(63.64%),有效14例(31.82%),无效2例(4.55%),有效率是95.4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

参照组用药时间为(6.53±1.08)d,研究组用药时间为(4.28±0.85)d,研究组用药时间明显要比参照组短,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内科的一种常见急症,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常见病因是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的张破裂出血、出血糜烂性胃炎等所致[1]。泮托拉唑属于奥美拉唑衍生而来的新型质子泵的抑制剂,若在胃壁细胞的分泌管之中渗入药物,与pH值低于2的酸性环境相遇,也就容易和H+产生作用,这就降低了脂肪的亲和性,致使细胞膜的转移受阻,引起浓缩。在相关强酸性的环境之中,泮托拉唑容易出现转化,生成一些活性代谢的产物,例如:亚磺酰胺,活性物质能够对分泌胃酸通路H+-K+-ATP酶进行抑制,继而对胃酸分泌最后步骤进行抑制[2]。亚磺酰胺在H+-K+-ATP酶上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换句话说,H+-K+-ATP酶始终被抑制,一直到合成新H+-K+-ATP酶(质子泵)以后,才可以使得胃酸分泌作用得以恢复。这种药物靶位专一性比较好,在酸方面稳定性比较高,是兰索拉唑与继奥美拉唑以后第三个上市的PPI。相较于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药物结合的选择性相对稳定,有研究[3]显示,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3天以内的止血率高达94.00%。

木糖醇属于五碳多元醇,为人体糖类正常代谢中间体,有较大的溶解热,经过加热后,不会发生颜色变化,也不会出现变性情况,可以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可经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产热类似于葡萄糖,能够代替葡萄糖提供热源。不管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均有较高利用率,可以对生物组织之中脂肪酸合成进行抑制,降低血液中的丙酮酸与脂肪酸,发挥机体解毒的机能[4]。本次研究中显示,治疗后,参照组有效率是75.00%,研究组有效率是95.4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参照组用药时间为(6.53±1.08)d,研究组用药时间为(4.28±0.85)d,研究组用药时间明显要比参照组短,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基于泮托拉唑钠的传统载体输液为葡萄糖与0.9%氯化钠的注射液,而木糖醇的注射液能够当作注射所用泮托拉唑钠稀释剂,经过配伍以后,比较适用在肾病综合征疾病治疗中,尤其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行泮托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治疗能够缩短用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乔月芹,许洪伟,王青.泮托拉唑钠注射剂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6):483-485,489.

[2]张丽新,樊蓉,任天舒.泮托拉唑钠与雷贝拉唑钠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1):11-14.

[3]董淑萍.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244.

[4]许胜.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6(10):132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