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张建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3
/ 2

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张建华

张建华

华宝通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1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同时交通压力日益增长,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出行日益频繁,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需要加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要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压实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性程序,压实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将造成直接性影响,同时关系到人们出行的舒适度以及安全程度,所以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要采取现代化施工方法促使施工技术得到提高,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与路基路面压实度相关联的指标分析

1.1压实度与稳定性的关联

路基路面压实度指标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碾压设备的参数和数量,严控碾压流程,确保对路基和路面的碾压效果。在这一阶段之中,若是产生任意漏洞,皆会致使公路质量存在隐患,若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出现大雨,则会致使雨水渗入路基之内,从长远来看,公路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必然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对路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直观的就是平整度变差。除此之外,在公路项目使用过程中,载重时间过长,公路会垮塌,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国家公民的安全意识大幅度的降低,以至于最终使社会变得不再稳定。

1.2压实度与强度的关联

在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我们要严格制定施工中应该遵循的制度要求,比如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进行详细的首件工程交工总结,用以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来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但是在具体施工时,有的单位为了让开支得以减少便粗制滥造,长期这样的话,既填筑厚度越来越厚,又让碾压次数越来越少,将导致路面强度降低。由此,要让路基和路面的强度得以抑制,才务必严格遵照施工工艺进行各种施工建设。

2影响因素

2.1含水量

目前路基路面压实的过程当中含水量是影响压实程度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土质当中含水量会随着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变化而产生变化,相关工作人员在针对于含水量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监控方式来针对于含水量进行监控,若是含水量少,这样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干容重则比较小。含水量增加,水将会成为润滑剂,进而导致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相对比较少,这样在实际压实的过程当中干容重就会比较大。除此之外,水分在不断碾压以及溶解过程当中土体积就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2原材料级配

级配是集料各级粒径颗粒分配情况,通过筛析试验确定。建筑级配一般是指砂、石及胶凝材料级配。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粒径大于5毫米骨料是粗骨料,称为“石子”;其中,颗粒粒径小于5毫米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级配,要在保障工程项目强度和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理砂石配比。其中,为了减少路面的磨损和破坏并提高路面平整度,多在级配碎石路面之上加铺磨耗层或保护层。磨耗层一般用二十毫米以下具有级配粒料并掺入结合料加凝结材料拌和铺成。在原材料级配的过程之中,应当在施工前检查砂以及碎石原材料质量。另外,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除此之外,在原材料拌和的过程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施工安全。第二,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其中,级配促使几种不同规格原材料根据一定比例事先相互配合,这样就可以促使其中隙率最小,同时还可以促使密实度最大。通常而言,好的混凝土级配可以保障混凝土达到良好的和易性,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强度以及性能。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效节约胶材用量以及降低工程成本。

3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路基开挖、填筑与压实作业

(1)路基开挖施工工艺。目前常用的路基开挖方式重点包括纵向全宽开挖和横向通道掘进开挖,当施工环境受限,我们也有可能将两种开挖方法融为一体并加以运用。(2)路基填筑施工作业。要做好这一工作首要任务是打扫前面的路基,当清扫工作做好后,就要再一次对路基加以填筑。在对路基填筑施工工作进行实施之前,应该综合地分析填筑用土的各项指标,再进行分层填筑施工,此阶段需要合理控制好土层的厚度。(3)路基压实。同样地,进行这一工作还应该运用分层压实的手段。这意味着填满一层,然后压实一层,循环往复一直压实到路基的顶部为止。在这个阶段之中,每个填充层的含水率应掌握好,并且,在做好压实施工井的过程中,应按照土壤的水分含量整改好碾压组合,以保证路基结构的压实度,进一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但是,为了满足强度和坚实的路基填料的需要,并联系过去的施工经验,一般对土质路床0~0.8m范围内进行改良处理。

3.2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需要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路面施工质量以符合交通安全要求,有关工作人员在做好公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底基层、基层、封层以及面层开始:(1)底基层的核心功能是防水、排水以及防冻,并且可以优化基层。所以,实际铺设的阶段程中,必须严格根据颗粒的大小,含砂量等标准适当选用原材料,确保道路的铺设的质量。(2)在对底基层材料进行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施工工艺的合理化要求,特别注意施工配合比设计、拌合、摊铺、碾压。(3)在实施基层位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合料的刚度、强度、分散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合理控制好材料的配合比,保证材料可以担负表面层的纵向荷载。(4)道路路面的核心施工材料为石料、沥青和矿粉,在铺设面层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配合比例以及掌握好敷设温度,保证材料内部粘结性,提高铺设路段混合料的密实度,提高施工质量。

3.3路基排水工作

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中,路基排水工作到不到位也将直接影响其道路工程质量,影响路基排水的质量的核心原因重点包括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和施工者的专业水平,等等,路基排水工作不到位,会影响项目的适宜度和使用性能,所以,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之中,需要落实好排水层面的事务,清楚大部分地区水文地质现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排水方案。例如,在雨季进行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表水的阻拦和防止倒流,对地下水的截留,力求降低路基土体的含水量,以保证路基的强度。

3.4路基防护技术

当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很难规避地会破坏地层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一定的应力。基于此类现象而言,有必要采取有关的防护策略,实施相关的防护技术来保护路基。路基防护技术的核心目标是防止地表水日渐的浸入从而导致岩石被风化以及侵蚀。现今,路基防护技术使用最广泛的是工程防护,这一技术着重针对路基的边坡加以防护,利用混凝土预制块、片石等材料对路堤、路堑边坡加以保护,在对路基加以防护的过程中,若是存在边坡岩石风化的现象,目前多采用喷射混凝土、和主、被动防护网等完成边坡的保护工作。经由长时间的调查和实践,认识到单纯使用浆砌片石护坡方法,其工程造价高,且不具备美观和环保性,所以,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考虑植被护坡的运用,不仅可以达到保护路基的目标,还不会伤及环境,最终让环境的美丽得以确保。

结论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确保其整体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相关施工单位要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减少后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出现,满足社会的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树强.浅析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46.

[2]程传伟.浅析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