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韦秀贤

韦秀贤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研究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将2012年到2014年本院收治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80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非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胃镜检查,然后对比两组的胃镜结果和胃炎病例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观察组的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在病理诊断中有50例被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二次诊断符合率为62.5%,漏诊率为37.5%,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对比两组的胃切除、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检查结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在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时,胃镜检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它的诊断率并非100%,漏诊率极高,因此需要紧密结合病例诊断,提高胃镜诊断率,加强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00-02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原因是幽门和约肌功能不全。胃切除手术完毕后,十二指肠内的肠液、容物胆汁、胰液等返流入胃,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损伤,以致消化液直接影响胃黏膜,从而诱发胃黏膜炎症、出血、糜烂等症状。这种疾病的并发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应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1]。目前临床确认这种疾病的常用方法是胃镜诊断+病理诊断,近几年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在消化内科胃病的诊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在诊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中越来越多。就具体的数据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2年到2014年本院收治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80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非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80例中有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介于19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4±12.7岁,体重在45到70千克之间,平均体重58.8±10.1千克,平均病程半年到7年;对照组80例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介于20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41.3±12.5岁,体重在48到70千克之间,平均体重58.4±10.3千克,病程一年到六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生活方面和病史方面,然后选用电子胃镜(型号PENTAXEG2930K)对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和行胆汁返流性胃炎疾病的病理检查,最后选用14C幽门螺杆菌检测仪进行HP检测并且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2]。

1.3疗效评定标准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评定标准是胃镜中出现黄色的黏液或者黄色的胆汁液,胃黏膜上出现显著的胆泥粘附或者黏膜黄染现象,黏膜呈现牛肉红色、水肿、充血、糜烂等症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x2检验,α=0.05,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胃镜诊断观察组的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在病理诊断中有50例被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二次诊断符合率为62.5%,漏诊率为37.5%,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对比两组的胃切除、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检查结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下表。

3.讨论

胃镜检查胆汁返流性胃炎快速方便,但是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因为胃镜检查刺激患者的咽喉和食管,出现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的现象,胃体积扩大,导致患者的胃体及幽门括约肌出现痉挛、蠕动、松弛等问题,从而造成假阳性硬影响胃镜诊断的正确性。大量医学资料显示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较低,一般介于20%~65%,例如本案例的二次诊断符合率为62.5%,接近医学研究结果。造成诊断结果符合率低的原因杂而多,有设备的,有患者的,有医生的因素,因此实际操作中,通过胃镜观察黏膜病变的情况,寻找更加典型的镜下症状,检测更多的胃部部位,检查材料选择黏膜下层组织,从而提高胃镜检查和病例检查的符合率。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发原因有很多如:胃切除、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吸烟史等,在本实验中都得到了证实[3]。总而言之,胆汁返流性胃炎主要病发原因是幽门结构被破坏,幽门、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虽然本案例中没有对比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是对应治疗法进行治疗如:促胃动力、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杆菌、结合胆盐类药物治疗等,治疗效果明显已经得到了医学的证实,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切列措.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61-63.

[2]王文闻,宁显坤.胃镜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172例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4:60.

[3]尹基颖,荆元宏,赵红燕,齐荣.14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32:29-30.

[4]杨书亚.无痛胃镜检查在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上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2008,19,(08):149,135.

[5]王珠明.三合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0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05):20-22.

[6]李克强,臧军现.复方柴枳黄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09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3,(02):19-20.

[7]尕藏久美.藏药洁白丸(日格尔)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6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6,(02):205-205.

[8]丁玉青.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296.

[9]陈洪英.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8):28-29.

[10]郑传学.儿童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01):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