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市3-6岁儿童乳牙龋齿情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山东平度市3-6岁儿童乳牙龋齿情况调查

冷显功张涛王玲玲王洪云

冷显功张涛王玲玲王洪云(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266700)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65-02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平度市城区3-6岁儿童乳牙龋齿发病情况,为平度市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平度市城区3-6岁儿童共1662名进行乳牙患龋情况检查,计算乳牙患龋率、龋均和龋失补构成比,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662名儿童中,乳牙患龋率62.76%;乳牙龋齿总数3754,龋均是2.26,充填率是0.40%;男女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山东平度市城区3-6岁儿童乳牙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龋齿发生率高、充填率低。加大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牙齿的重视程度,及时实施乳牙氟保护及窝沟封闭,尽早充填龋齿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儿童乳牙龋齿

乳牙龋齿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会对儿童口腔健康产生威胁。儿童乳牙龋齿的防控是儿童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平度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现状,为今后开展龋病防治,制定我市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笔者于2011年4~5月对平度市城区21所幼儿园3-6岁共1662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平度市城区21所幼儿园共1662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童890名,女童772名。3岁411名,4岁398名,5岁466名,6岁387名。

1.2调查方法

以《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为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2],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使用口腔常规检查器械进行口内视诊和探针检查。全部调查由统一培训的专业医师操作并填写统一的调查表。为防止检查偏差,调查前组织检查者认真培训,对诊断标准统一认识,调查前做标准一致性试验,检验结果Kappa值均大于0.8。

调查中,对其中5%的人进行重复检查,确定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保证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

1.3龋齿诊断标准

凡牙本质沟窝处或光滑面有明显色、形、质龋性改变及龋、失、补者,诊断为龋。不分度,只计乳牙数。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录入资料,计算患病率、龋均和龋失补构成比。数据经SPSS软件统计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1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1662名,其中男童890名,女童772名。这些学龄前儿童均接受了口腔检查,其中乳牙患龋1043人,龋齿总数3754,具体结果如下。

2.1乳牙患龋情况见表1。乳牙患龋率为62.76%,龋均是2.26。

表1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龋患率比较

患龋率x2=1.14,P>0.05

2.2各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见表2。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均存在着显著性(P<0.01)。

表2各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

患龋率x2=128.36,P<0.01

2.3不同性别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见表1。男女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乳牙龋失补构成比:见表3。所有儿童的龋齿充填率是0.40%。

表3各年龄组龋失补构成比

3.讨论

3.1引起龋齿原因

龋病是多种关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儿童易患龋齿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乳牙矿化低和硬组织少,抗酸性差;二是家长口腔保健观念陈旧导致儿童口腔保健能力差,口腔卫生不良,使食物、软垢易滞留于牙面上产酸;三是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如推广使用氟保护措施、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等。乳牙患龋后如不及时治疗,会在短时间内被广泛破坏,并影响颌骨和面部肌肉的发育。所以及时治疗乳牙龋病十分重要。

3.2平度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

3.2.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度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不容乐观。本市城区3~6岁儿童患龋率为62.76%,龋均为2.26,男女患龋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调查结果高于青岛市市北区儿童36.13%患龋率[3],也高于济南市商河县儿童53.02%患龋率[4]。其中5岁年龄组的患龋率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66%的平均值[1]。

分析原因可能与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以及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密切相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患龋率均有上升趋势,但经综合防治,20多年来龋齿的流行又会有显著持续的下降[5]。平度属青岛县级市,近几年持续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伴随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患龋率也居高不下。儿童的高患龋率还说明儿童龋齿综合防治工作力度不够,这亟需我们加大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工作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孩子牙齿的重视程度。争取在经过一定阶段的综合防治后,患龋率有显著下降。

3.2.2各年龄组患病率显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年长儿童患龋率远较年幼儿童高,这与低龄儿童乳牙萌出不全有关。大部分家长仍存在乳牙可以替换,无需治疗的错误观点,因此儿童龋齿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龋蚀进展很快,5岁以上年龄组乳牙完全萌出,所以龋齿比较严重,龋患率较高。

3.2.3结果显示,全市学龄前儿童的龋齿充填率是0.40%,充填率极低,低于1%,距卫生部《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中小学生龋齿充填率”农村15%和城市30%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也低于威海、三亚等发达城市儿童龋齿充填水平[6,7]。调查儿童中,有将近3646颗龋齿是可治和需治的,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高、填充率低的现象警示我们:加大口腔保健工作力度,大幅度提高乳龋充填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3.3预防措施

鉴于我市儿童龋齿发生率高、充填率低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家长口腔卫生保健意识。

(2).普及儿童合理饮食习惯,入园儿童首先应学会正确刷牙方法,早晚刷牙。

(3).做好幼儿园龋病预防工作,开展氟化物牙膏,涂氟保护漆[8],窝沟封闭等防龋措施。

(4).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管理,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建立检查档案,发现龋齿及早做充填治疗。

参考文献

[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4thed.Geneva:WHO,1997.

[3]焦丰叶.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调查.医学创新研究,2006,3(9):140-141.

[4]商晓红.济南市郊区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5-49.

[5]MarthatlarTM.CariesstatusinEuropeandPredicationsoffuturetrends.CariesResearch,1990,24(6):381.

[6]戴俊峰,钟丽红,王海燕,等.威海市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11,9:1133-1134.

[7]陈川碧,陈海琼,邢存乔.三亚市2354名2—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3,23(30):4330-4332.

[8]阮梅生.儿童口腔保健.中国妇幼保健,2000,15(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