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分析颜景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分析颜景红

颜景红

颜景红

(哈尔滨市老年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讨论。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33例急生胃炎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6%。结论:对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并且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急性胃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40-02

急性胃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的多发病,其引起的原因通常多为酗酒或刺激性食物,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导致炎症发生,临床症状通常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胀痛等。急性胃炎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疾病,其病程短,在致病因素去除后便可自愈,但既往有慢性胃炎而急性发作的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消化道大出血或反复出血者可危及生命。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33例急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37±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的为5天。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腹部饱胀,恶心呕吐,腹泻,脱水,黑便等。

1.2方法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多选用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如口服西米替丁、法莫替丁。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出现面部潮红、骨髓抑制等。保护胃黏膜药物的选择中硫糖铝为首选药物,饭前1h及睡前服

用[1]。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胃痛、便秘等。对于出血患者,可采用局部止血治疗,如冷盐水口服;冰盐水200ml及去甲肾上腺素8~16mg口服。大量出血也可用凝血酶直接口服,出血停止即可停药。

1.3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为;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结果

经过我治疗后33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6%。用药期间患者出现头晕1例,皮疹1例,后经临床治疗后痊愈。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过度紧张,病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胃肠蠕动,缓解腹痛。

2.1.2饮食宜给予温热、清淡、无渣、半流质饮食。少量出血可给牛奶、米汤等流质以中和胃酸,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急性大出血应暂禁食,以免加重出血[2]。平时注意保持规律进食,避免摄入生冷、辛辣、过冷、过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2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监测粪便隐血试验,密切注意有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征象。

2.3对症护理

对上腹部疼痛者局部可用热水袋进行热敷以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或遵医嘱选择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止痛。对有腹胀者进食后鼓励其做适当的活动,以增加肠蠕动,减轻症状。

2.4用药护理

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以减少发病的可能。指导患者应用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药,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如H2受体阻断剂应在餐中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但不宜与抗酸剂同时服用;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控制速度,过快可引起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可引起头晕,特别是用药初期,应嘱患者避免开车或做其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3]。

2.5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及家属本病的基本知识,说明及时治疗和护理能获得满意疗效。同时应向患者说明紧张、焦虑可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和加重病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减轻,使其认识到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此外,介绍胃出血时有效的止血方法,经常巡视,关心、安慰患者,及时清除血迹、污物,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可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加其安全感,有利于患者情绪的调节和疾病的康复。

2.6健康指导

2.6.1生活指导教育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劳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2.6.2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胃炎的相关知识、预防方法以及自我护理措施,根据病因及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指导[4]。积极治疗原发病,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3.讨论

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急性应激、化学性损伤和细菌感染三类。黏膜屏障的正常保护功能是维持胃腔与胃黏膜内氢离子高梯度状态的重要保证,当上述因素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则胃腔内氢离子便会反弥散进入胃黏膜内,从而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最终导致胃黏膜糜烂和出血[5]。急性胃炎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有呕血和黑粪。由细菌或毒素引起发病者,伴发热、腹泻等症状者又称急性胃肠炎。体征主要为上腹部压痛。对急性胃炎患者,从生活、药物、心理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增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正确面对疾病。通过综合护理,均能保持正确用药与自我保健,生活质量较住院前明显提高。故积极消除病因,定期复查是防治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于占花,王伟华.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0:56-57.

[2]隋琳.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157-158.

[3]王琳,曹东丽,葛维蕊.急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17-118.

[4]蒋爱梅.200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328-329.

[5]周理琴.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