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工作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ICU护理工作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梁丽君

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

[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量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进行ICU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管理;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无缝护理管理模式,同时对护理工作量应用中文版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比例、ICU治疗

时间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及死亡发生。结论:导致ICU护理工作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护理工作人员缺乏、重复护理活动、家属支持、医院管理支持、患者的体位等情况等均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建议采用无缝护理管理后医生、护士、家属间对患者的情况均透明监控。因此可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同时能够减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重复护理操作和减少ICU治疗时间,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ICU工作量相关因素建议

ICU监护室中的患者均为重症患者,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常面临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低、情绪低落等情况,为更好改善ICU监护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等,对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进行ICU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2~88岁,平均年龄46.50±3.00岁,改良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1~89岁,平均年龄45.50±3.50岁,其中护理人员46名,护士长、副护士长各2名,其中本科学历15名,大专学历17名中专学历10名,患者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取标准

患者均在ICU内治疗24小时以上;患者年龄均为20岁以上,护理人员均在ICU监护室内工作3个月以上。

1.3方法

常规组患者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管理,对患者的进行常规的静脉药物滴注、口服药物发放、常规的引流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常规护理操作;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无缝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进行详细记录后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计划,同患者家属和主治医生交代患者的情况和护理干预方法,以患者的健康和治疗为中心。首先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采用舒适的治疗体位,详细书写患者的护理记录悬挂于隔离室内便于患者家属随时查看,每日交接班进行护理操作后邀请患者家属和临床医生参与监督,患者家属可随时在隔离间内对患者进行探访。护士长定时对各个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抽检,并且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发生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组成应急事件小组,实施分组负责患者。护理人员实施分岗分班工作,轮班休息,每天由专人进行导尿管的消毒处理和留置操作,专人进行生命体征定时监测,专人进行气管插管和引流管的消毒处理,专人进行静脉穿刺和临床用药等。在操作后在患者的临床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每天进行岗位轮值,平衡各个岗位的工作强度,同时保证轮值得护理人员能够有休息时间,保证定时定期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和详细及时书写相关护理记录文献,同时对护理工作量应用中文版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比例、ICU治疗时间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P〈0.05)。表1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及死亡发生。

3讨论

通过在ICU病房中全面实施和开展无缝护理干预管理措施,可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

错发生,同时能够减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重复护理操作和减少ICU治疗时间,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尊柱,姜亚芳,康晓凤,等.ICU护理工作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4):75-77.

[2]张秀丽.ICU护理工作量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