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22例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22例临床研究

张志平

张志平(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中心130117)

【中图分类号】R2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28-01

【摘要】目的探讨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人收治的22例秋冬季腹泻患儿运用自拟止泻散汤药内服和穴位外敷,观察并分析这种综合疗法的疗效。结果痊愈14例,占63.6%,显效3例,占13.6%,有效3例,占13.6%,无效2例,占0.09%,总有效率为90.9%。结论灵活运用止泻散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方面疗效满意。

【关键词】止泻散小儿秋冬季腹泻临床研究

小儿秋冬季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为特征,其病因在西医主要是轮状病毒侵袭肠道,目前尚无特效疗法[1]。中医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主要是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症状,辨证应用止泻散来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外敷穴位,共凑止泻之功。现将本人在临床上应用此法的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2例小儿秋冬季腹泻患儿均为住院病例,其发病时间均在立秋与大寒之间,其中男12例,女10例,其发病年龄均在0.5~7岁,平均年龄为3.5岁,具体年龄分布为:5月-1岁(9例),1岁-2岁(9例),(2岁-3岁)3例,>3岁(5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每日三次以上,质稀薄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甚,或伴呕吐,无脓血。多数患儿化验检查大便轮状病毒(+),大便镜检发现少量白细胞8例,脂肪球9例,未见红细胞。

1.2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止泻散内服和穴位外敷。内服汤药的基本药物组成为:吴茱萸9~12g,罂粟壳9~12g,车前子6~9g,炒白术6~9g,煨葛根3~6g,煨木香3~6g,偏于风寒者加紫苏、防风,偏于湿热者加黄连、黄柏,伤食者加山楂、麦芽,呕吐者加生姜、藿香,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酌情加减。除了汤药治疗以外,穴位外敷也是中医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一个特色疗法,具体操作为取止泻散中药物研成粉末并装瓶密封保存备用,用上述药物粉末3~5g,用白酒调成糊状,再以白纱布包裹后贴于神阙穴处,外面用布胶布将其粘贴稳妥,每天换一次药,用药期间注意保持腹部的干燥和清洁,三天为一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大便次数恢复到每天1~2次且形态基本正常,全身伴随症状消失,粪便的病原学检查和镜检都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治愈;大便次数恢复到治疗前30%以下,形态变粘稠,全身伴随症状好转,粪便的病原学检查和镜检的指标明显改善为显效;大便次数恢复到治疗前30%~50%,水分稍有减少,粪便的病原学检查和镜检的指标有所好转为有效;病情无好转为无效[2]。

2.治疗效果

22例秋冬季腹泻小儿患者中,痊愈14例,占63.6%,显效3例,占13.6%,有效3例,占13.6%,无效2例,占0.09%,总有效率为90.9%。随访3周,无一例痊愈患儿复发。

3.典型病例

张某,女,3岁,2011年10月18日入院。腹泻4d,每日6~8次,色淡黄质稀薄。伴脘痞纳呆,曾呕吐1次,呕吐物清稀无臭。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微黄腻,指纹略显淡紫,在风关处,皮肤缺乏弹性,呈轻度脱水征,化验结果:WBC7.3.*109/L,N0.44,L0.56,大便镜检正常,轮状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西医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伴轻度脱水,中医诊断为风寒泄泻。内服自拟方剂止泻散加防风6g,紫苏叶6g,穴位外敷于神阙穴处,同时对症予以输液纠正脱水。服药后第三天体大便次数下降到每天四次,未出现呕吐症状。服药第五天后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症症状也随之消失,疾病痊愈,随访三周未复发。

4.讨论

对于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是以抗感染及补液为主[3],但这都只能改善症状,很难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临床上的疗效有限,中医治疗此病则比较灵活,因为导致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病因可以为感受风寒,饮食所伤及脾胃虚弱,导致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从而发生腹泻[4],所以在治疗上要在使用止泻散的同时针对感邪、伤食、脾虚等不同的证型辨证加减相应药物。本方中用大量的止泻药物,如吴茱萸助阳止泻,罂粟壳涩肠止泻,车前子渗湿止泻,炒白术补气健脾止泻,煨葛根升阳止泻,煨木香实肠止泻,共同达到止泻的目的。另外配合外敷穴位疗法,由于小儿的皮肤较嫩,药物能够很好的透过肌肤发挥作用,同时脐部的神阙穴又是一个血管网丰富的部位,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它内连小肠,与脾胃相贯通,能够补益中焦,健脾止泻,不论是寒热虚实哪种证型都能应用。止泻散内治与外治同时运用,双管齐下,临床显效甚快,疗效甚好,本人用来治疗22例秋冬季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高达90.9%,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芝莲.自拟“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50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62-63.

[2]都修波.自拟止泻散治疗小儿泄泻96例[J].四川中医,2002,20(11):65.

[3]聂德升,马新超.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5):26-27.

[4]宋树森.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体会[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