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浅谈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

齐汉荣潘莹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构成中,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项目之一,其中,有的单位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大约占总成本的30%~40%,由此可见职工薪酬的核算至关重要。政府补助在国有企业中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各地的企业由于行业的双重性或多或少地都会得到政府的补助。许多国有企业都持有一定的土地和房产,新准则引入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规范企业持有非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以反映企业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1职工薪酬准则

新职工薪酬准则扩大了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将凡是由于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的报酬或对价以及相关支出都统一列入应付职工薪酬范围,并在统一的负债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这里的“职工”的含义广泛: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企业的劳动用工形式多样,有正式工、合同制、临时工等,有相当部分没有在工资总额中核算。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等等。由此可见对于新准则而言,一是,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明显扩大,金额明显提高,与此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大幅增加,也将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化。二是,内退职工和未来改制过程中需要辞退职工的成本很难估计和计算。企业辞退计划必须客观、属实,且必须要落实,这也应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给企业未来的所有者权益会带来不确定因素。三是,对原有结余的应付工资(工资储备)及结余的福利费处理方式不同,会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

因而在执行新准则前,首先要确定目前真实的职工薪酬总额,企业应对提供给职工的各类形式的货币性报酬或非货币性福利进行全面清理和分类核实,按照规定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支付职工薪酬的情况,特别是将提供给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及辞退福利都应按规定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范围,规范各项报酬的计提与发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其次要确定企业内退员工的数量,补偿标准及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及其期束应付未付金额。这类问题对于没有改制的国有公交企业来说尤其重要。这些都将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新准则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于首次执行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将因解除与职上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

2政府补助准则

2.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收益或资本公积中,应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提前处置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2.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外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油价补贴、低票价补贴、各种免费乘车补贴等。

说到底,政府补助不是企业经营收入,而是一种利得。它的大小或多少,与企业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或递延至相关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有可能造成企业税后净利润变化,会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为此,新准则还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有关的下列信息:(1)政府补助的种类及金额。(2)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勘金额。(3)本期返换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

3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许多国有企业都持有一定的土地和房产,新准则引入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规范企业持有非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以反映企业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现行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没有进行单独划分,会计报表中也不要求单独列示,计量采用成本模式。新准则体系增加了这一内容,新准则将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房地产、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及已出租的建筑物,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不包括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会计报表中须单列“投资性房产”项目,会计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如有活跃市场,能确定公允价值并能可靠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种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与原账面值之间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报表中单列且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规定,对于拥有早些年购入投资性房产的企业,由于近几年物业升值迅速,如果执行新准则后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当期净利润,如果采用成本法计量模式,对利润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企业选择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今后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将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之中。但是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缺乏像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那样的定价平台,公允价值很难确定,因此对其计量要慎用公允价值模式。

4合并会计报表准则

合并会计报表是对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因此管理层不仅要关注母公司的经营状况,更要改善那些经营不好甚至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于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彻底关停。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其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较多,特别是还未进行改制的老的国有企业。在实行新准则之前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将母公司控股的全部子企业均纳入合并范围。以期初数审计为契机,由企管部门、财务部门牵头组织产权清理。严格按照产权和财务隶属关系对下属企业(单位)的户数、管理级次、股权结构、经营状况等做好子企业户数清理核实工作,为规范界定合并范围奠定基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具有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准则的复杂性和革新性,也是由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走国际化道路,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作为非上市的国有企业,除了要重点关注以上事项外,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前,还要强化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理解,新会计准则强调的是对交易的经济实质理解而不是对会计准则的生搬硬套,很多方面需要的判断能力超过了财会人员的专业范围,因此企业的财会人员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若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会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和运用,甚至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漏报。所以,对企业各级人员进行恰当培训也是顺利实施新准则所必不可少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必须打一场有准备之仗,在各个方面为实施新会计准则打好坚实基础。确保向新准则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