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

刘丹丹

刘丹丹(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教学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方式,自国家倡导实施以来,任务型教学就成了教育界的研究重点,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实际研究、反思研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日益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打破了英语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和实际应用相割裂的教学形式,倡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从而使学生养成灵活运用语言的习惯。伴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英语教学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系统的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和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型教学方法在中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作出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应用状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4-0011-02

一、引言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出现的。因此,对任务类型的教学来讲,其产生也有相应的社会环境。对任务型的教学研究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由语言研究发达的国家倡导的,在90年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仅广泛运用于小学、初中,而且高等教育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它代表了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变化,从“填鸭式教育”到“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转变。简言之,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虽然教育界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有所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教育工作者们也在不断努力,使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的相关阐述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任务类型的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简称TBLT,是指一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即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完成实际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掌握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进而能够灵活运用目标语。[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把真实的学习材料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会交流。把学习情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能力素养,使学生在适当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恰当运用,体会到语言学习真实意义。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会尝试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在执行任务的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发现任务型教学有以下五个主要的特点:

1.目标性

任务型教学把学习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有计划地完成若干小任务进而达到课堂的总目标,学生在具体的目标的指导下,即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任务完成的情况对目标的完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2.真实性

任务型教学强调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到学习情境中,也就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掌握语言,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达到灵活自如的效果。

3.交际性

任务型教学是以完成某一真实的交际活动,即任务为目的,其重要的任务是在真实的情境活动中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交际活动相似,可能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

4.过程性

任务型交际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而任务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参与到任务型的活动当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交互活动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运用性

任务型教学是通过在完成一系列任务活动过程中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语言,运用到真实的情景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三、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但是,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时候同样也存在很多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太大,课时太短。新课改之后,英语课本的包含的比老教材更多的信息量和词汇量,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老师害怕学生的成绩下降,在课堂上任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则被束之高阁。

(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品质。由于任务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展开的,学生在此期间会提到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下降。

(三)很难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即考虑到学习的兴趣,也要考虑人物设计的难易程度,把兴趣和语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恰当的确定任务执行的方式和相关内容。

(四)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的设计是在交流双方有信息差的情况下展开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楚地了解,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出现的问题,这就对老师的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实施的反思

通过对教学课堂设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英语课堂是非常热闹,十分活跃的,但是除了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以外,同学们最后能学到多少知识,我们不得而知。我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单纯的看课堂气氛和同学们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这才是最关键的。而且,我们不难设想,教师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学生参与度以及活跃度,会相对来说把问题设计的简单一些,那么,能力水平稍高的这些同学,就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更不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从整节课的整体来看,虽然设计安排的满满的,但是最后的学生成绩是经不起推敲的。[2]所以在任务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下几个问题:

首先,任务型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中要具有连贯性,从任务的提出、执行、完成,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任务与活动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这就使得任务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其次,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不同的任务会需要不同的分组方式。在分配学习任务时,避免出现由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占据任务的执行的中心地位,要尽可能的权衡怎样的分配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缩小班级里学生的差距,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适合任务型教学,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此,教师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方法,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总而言之,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五、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在不断改革,学生所用的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课堂的要求。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任务型教学的精髓,即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出,教师则要有专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要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要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争取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努力体改自己的水平。[3]

(二)学会灵活应用教材,整体把握教材进度

许多教师都认为任务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是时间不够,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对教材有个整体把握,灵活应用教材以及课程教材的进度。有时候一节课完成与否,也不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还是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不完全在于进度。

(三)教师要学会掌握适当的时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在教材的安排中努力捕捉任务型教学实施的环节,积极地开展任务型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六、结语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对中小学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首先,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还影响学习的进程与结果。其次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发挥它的使用价值。尽管任务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各取所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性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立,王之江.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教育出版社,2005.

[3]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丹丹,(1991—),女,汉族,河南内黄县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2017级英语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