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研究

周云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道路衔接;交通规划

引言

公路过境交通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相辅相成,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影响着公路的布局走向的调整,公路布局的变化又影响着城市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两者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必须实现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的适应、并能够对城市化发展规划起到引导作用。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体现为区域公路网过境绕越模式规划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规划两个方面:

1)公路交通过境绕越规划应在满足和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的基础上,合理的布局公路在城市化发展区域内的过境模式,避免公路过境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流的干扰,纯化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的交通功能。

2)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规划应合理布局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对接,实现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起到交通流集散的作用,对衔接系统中节点的布局位置、数量及形式提出要求。

本文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从南岸区的城市化进程入手,研究南岸区公路网过境绕越模式及公路网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规划,以期对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系统规划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1南岸区城市化进程

按照重庆市总规、南岸区控规(2008年),考虑南岸区各区块范围内建设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将2020年南岸区城市空间主要布置在南坪城市综合区、弹子石城市综合区、茶园新城区三个功能区内;其余小部分城市空间则位于东港物流工业区、广阳岛生态旅游区和南山生态保障区。南岸区城市空间将拓展形成“两心一片一带一山”的局面,“两心”指南坪和茶园两个城市副中心;“一片”指中央商务区南区弹子石片区;“一带”指南滨路滨江经济带;“一山”指生态旅游南山。

2公路交通绕越模式研究

2.1公路绕越城市模式种类

从直观上讲,公路过境交通绕越城市不外乎两种方式:直接穿过或避开绕行。但在实际布局中,由于受城镇的布局形态、性质、规模以及公路等级、与城镇衔接的主要公路条数的影响,公路交通过境绕越模式就复杂得多,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绕越模式有引出式、分离式、切线绕行式、环形绕行式、穿越式等。

2.2南岸区公路交通绕越模式

公路交通绕越模式的规划,是在现行的城市规划和公路交通运输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公路过境交通绕越模式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道路网络、交通流向、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等,适时对过境公路走向与过境模式进行调整,以满足城市化发展和客货运交通协调发展需求。应遵循以下规划原则:

1)应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

2)应适应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城市道路网络和公路网络规划;

3)应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在城镇空间功能布局上的可持续发展;

4)应有利于对外交通集散及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5)应有利于过境交通的快速通过,提高交通运输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6)其布局应在地理位置和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

根据南岸区城镇总体规划、南岸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南岸区公路网规划和上述规划原则,规划年南岸区将成为双城式城区,规划南岸区公路绕越模式为环形绕越式加穿越式。南岸区公路绕越模式规划。

3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规划

3.1衔接节点规划布局原则

表1常见的各类道路之间连接规律的组合

注:“√”表示适合连接,“一”表示可以连接,“x”表示不能连接。

1)应满足规划期内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

2)应满足规划期内过境交通流和出入境交通流的需求;

3)应有利于城市道路网内交通流合理集散的需要;

4)应有利于城市道路网内交通流出入境路径趋于最短的需要。

表1主要衔接节点转换形式

3.2南岸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布局规划

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点的位置主要与所在城市的规模、人口、交通需求等因素有关。衔接节点位置的确定应根据道路网规划、交通流特征及经济技术条件,在保障干线交通快速顺畅的前提下选定。在确定其具体位置时,需要考虑对干线交通流的集散作用、节点间距、立交与其他设施的关系以及干线的线形等因素。

衔接节点的数量与城市的规模、经济、人口、交通区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目前我国大多城市的经济呈跳跃式发展,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变化较大,相应的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也产生较大变化。所以,对我国城市目前来说,不能仅用单一的指标来分析衔接节点需求,而应对与节点需求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衔接节点数量的合理范围。对衔接节点数量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城市的规模、交通需求以及交通网络空间布局后进行宏观把握。一般情况下,大城市如同时拥有若干条高速公路,每条高速公路应该至少有2一3条联络线和主要衔接点,中小城市一般至少要有一条联络线、一个主要衔接点。

衔接节点转换形式通常与衔接道路等级有关,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一般为立交,考虑经济因素,可分近远期设置为半互通或互通式立交。

4结语

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趋势,针对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系统如何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如何适应客货交通量需求等要求,构建一个过境交通绕越合理、内外衔接顺畅的公路一城镇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题针对重庆市南岸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提出了适合该类地区公路与城市道路节点衔接布局规划的方法,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肖慎,过秀成等.公路网络与城镇发展空间网络适应性分析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第19卷第1期,2003,19(1):58-62

[2]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岸区交通一体化规划,2010-2020[Z]2002

[3]杨涛,肖秋生.公路网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袁昌鹏.城市结点干线公路布局方法研究国[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孙志华.高度城市化地区道路网络一体化规划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