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治疗研究

郑慧芬任占云王超宗惠花王国祥赵彦平

郑慧芬任占云王超宗惠花王国祥赵彦平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14200)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4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以防止其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选取符合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42例,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继发性癫痫38例,病因分别为脑外伤10例,脑梗塞9例,原因不明6例,脑肿瘤6例,痴呆3例,病毒性脑炎2例,脑出血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4%;2例死亡病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尽早中止癫痫发作,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还应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发病原因感染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5-02

间期脑电图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尖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部位主要集中在颞叶、额叶和顶叶。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按照SE方案治疗,立即给予地西泮针10-20mg静脉推注,其中14例加用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10例加用丙戊酸钠针(德巴金)微泵维持,4例加用咪唑达仑微泵维持,1例加用丙泊酚微泵维持,

全部患者及时口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妥泰等长效抗癫痫药物,同时给予病因治疗和对症及有效的支持治疗。

1.3结果

42例患者中临床控制者为30例,占71.4%,显著改善者8例,占19%,控制不良者2例,死亡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0.4%。控制不良两例为高龄多发脑梗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脑电图检查结果为重度异常脑电图。两例死亡病例均为气管切开患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原因为多重耐药的肺部感染。10例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在1.5h以上,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出院时理解、计算、记忆、分析等能力有所下降,一月后随访能力8例已有所改善,其中2例控制不良者未有好转。

2.讨论

癫痫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的急危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其预后与癫痫状态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关系,存活者很可能由于脑部长时间缺氧而留有后遗症,进而影响患者的智能和生活质量。为了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脑部造成进一步的损害,首先应尽快控制癫痫的发作。地西泮和苯巴比妥仍然是目前临床首选用药,本组病例中20例患者在这两种药物作用下,癫痫发作很快得到控制;另外8例患者加用丙戊酸钠(德巴金)微泵维持;对常规治疗无效的5例患者,4例加用咪达唑仑,1例加用丙泊酚均有效控制发作。同时所有本组患者均及时加用口服抗癫痫药物。

多数SE是由症状性癫痫引起,病因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代谢性脑病、颅内感染和变性疾病等[2]。在本组病例中,10例为脑血管病,10例为颅脑外伤,6例为颅内肿瘤,3例为痴呆,2例为脑炎,1例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在积极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应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SE导致出现脑缺氧和脑水肿,脱水剂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助于切断癫痫状态的恶性病理循环[3],因此在SE的治疗中也需适当加用脱水药物。

很大部分患者SE发作之前有明确的诱因,包括停药和自行减少药物用量、感染、劳累和饮酒等。在本组病例中有8例发病前有明确感染病史,6例自行停药或减少药物用量,2例大量饮酒,1例妊娠。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强调连续、规律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突然停药和自行调整用药;还应重视血药浓度的监测,特别是妊娠期;同时应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这些对于防止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SE最常见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和脑水肿[1]。部分癫痫患者由于各种感染导致癫痫持续状态发作,而长时间的抽搐和呼吸机的使用都将引发或加重肺部感染。应及时查找感染源,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组中2例死亡患者都出现严重、多重耐药的肺部感染。另外本组入院前已处于昏迷的患者,入院后癫痫完全控制所需时间更长,并且一部分患者出现智能的下降。因此应加强家属和社会人员相关知识的普及,及时发现癫痫发作患者,尽早送医院救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癫痫持续状态(SE)的防治在于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加强、预防感染,一旦出现癫痫长时间发作,及时控制,减少患者脑部功能进一步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2-314.

[2]王献,陈品,赵燕民.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3.

[3]刘鹏.癫痫持续状态诊治[J].中国实用医药.2006,6(1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