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时间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张松梅

张松梅

(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650101)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精神科护士运用时间管理方法的意识,以提高工作效率。结果:随着精神科护士时间管理意识的提高,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运用时间管理,强化护士时间管理意识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护士;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81-02

精神科护理工作琐碎、繁杂,风险高,随着社会、家属对护理期望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护理行为规范的要求,精神科护士要在指定时间内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按质按量地完成,需要护士学习时间管理的知识,掌握合理使用时间的方法和技巧,以保障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1评估

评估是时时间管理的基础

1.1评估时间的消耗

要充分有效地运用时间,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时间是如何消耗掉的。护士要熟悉自己本班所需要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每一项护理工作大概所要消耗的时间及该项工作完成的时限。根据工作的内容、耗时、完成时限进行综合分析,拟定工作时间分配方案。如本科室的早班,工作内容有发药、核对医嘱、领药、核对口服药、全体住院患者体温、脉搏的测量等,其中发药耗时约40分钟,核对医嘱并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到药房约20分钟,领药、核对口服药需约30分钟等,其中根据工作常规的需要,发药应在上午9点半前完成,核对医嘱并通过网络上传到药房必须在中午12点以前完成,领药、核对口服药必须在下午5点以前完成。早班护士熟悉自己需要完成的护理工作的内容、耗时、完成时限后要进行综合分析,有条理地安排工作与时间。

1.2评估时间的浪费[1]

浪费时间是指所花费的时间对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毫无意义。通过评估护士可发现自己是否有浪费时间的习惯,如有时间浪费,则应找出浪费时间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分析原因。找出有力控制内部、外部因素的措施,学会如何去控制。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类似的情景:一边写护理记录,一边和同事说话,或关注别人说话,内容可能与工作有关,但是一些可说可不说的内容或与自己没关系,或者可以稍后再说的内容,结果工作的速度与质量均下降,甚至出错。不管自己是那个写护理记录的护士还是只说话没有写护理记录的护士,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2]所以一心二用不仅难以保证工作质量,而其一旦严重起来就会打乱整个工作的进程,影响自己和他人。又如,精神病院患者的陪检。有的护士陪检就直接把患者带到检验科,遇上其它科室也带患者来做检查就在检验科排队等候或者又返回科室,既浪费时间、人力,又增加了风险;有的护士把时间管理得很好,在陪检前了解好检验科等候做检查患者人数后才带患者去做检查,工作有条不紊。

1.3评估个人最佳工作时间

在时间运用的评估中,应确认每个人在一天中精神状况最佳和最差的时段,以妥善安排工作内容。在精力最好的时间段里,宜从事精神集中、具有创造力的活动。通常情况我们上午的精神状况较下午要好。所以核对医嘱、口服药宜安排在上午完成,而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测量、组织工疗活动可安排在下午进行。

2计划

计划是时间管理的重点。在护理工作中要学会预见性地工作,尽量采取事前控制和避免事后处理的工作方法。按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急性安排护理工作的顺序,找出最重要的工作,首先完成它,可以使自己有时间去从容面对时间危机。

2.1设定工作优先的顺序的原则

在护士的各班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这些工作职责甚至将工作明确、细化到完成工作的时间点,这些就是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如没有明确完成时间点的工作那最迟应该在自己的工作时间段内(即下班前)完成该时段的工作,而那些不在本班工作职责内的工作必须排在后面去做,时间要优先满足工作职责内的工作的需要。

2.2按工作优先顺序分为

①最重要的,必须立即解决的工作。常规工作中如给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明确了患者服药的时间,在护理工作中预先要计划好把这段时间用来给口服药,到时间要放下其它的事按时给口服药,除非有抢救病人等紧急突发事件要应对,否则都要严格按时给药。在我院对于早班来说无特殊情况时接班后最重要的是就是给口服药;又如发现患者体温异常升高,医生要求抽血化验要立即执行,便于医生参考化验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处置,在此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采血;

②较重要的,不是很紧急,有时间即着手解决的工作。如为第二天采集标本制作试管、标本盒可安排在稍后来做,只要下班前做好即可③不重要的,不紧急,可以暂时不亲自处理的工作或给予授权的工作。

3实施

实施是时间管理的关键。时间管理要求在计划制定后立即执行,并抓住最重要的、最紧急的事情优先落实。护士在接班时要预先认真了解上一班护理工作、科室重点患者病情、治疗情况。从接班开始对自己本班的护理工作的概况了解。从常规的工作和当时科室实际的护理工作做一个统筹安排,就是一个快速、大概的计划。接班后就按计划开始有步骤的工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如出现其它临时的事情挤占了计划的工作要想办法进行弥补。比如临时开会、抢救病人等挤占了计划好的时间,可将部分不紧急、可暂时不亲自处理的工作授权给其他人做。如早班如遇上开会不能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可授权给工疗护士,工疗护士在看护患者的同时把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完成。又如中班突然遇上抢救病人,可将量表的记录留给夜班来完成。因为在精神科,尤其是稳定病区夜班护士主要是对患者的观察、巡视,虽然加大了夜班的工作强度,但夜班护士是有时间条件完成量表记录的,只是不宜长期实行。如个别会议影响护理工作到无法弥补、调整的程度时要向护士长说明情况,共同解决。

4评价

评价是时间管理的手段。通过评价对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整。

4.1每日性回顾

护理人员每一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回顾,针对不同的班,如我院按时间有早、中、夜三班,按工作任务有办公班、治疗班、工疗班等,护理人员在每个班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在时间管理、使用上存在的不足及可改进提高时间使用率的空间,在下一个班及时纠正、改进。经常自我回顾可提高自我意识,[3]自我意识对自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你的思维更加严谨、灵活,清楚地认识到时间都花到哪儿去了,鞭策你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2周期性回顾

定期对计划进行分析,看时间的使用、分配是否均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周期性回顾时可在科室护士会上共同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讨论,对不合理的计划及时修正或终止。如科室住院患者数量的增减、新的护理业务的开展对科室护理工作的影响、对每一个班原有的护理工作的影响、护理计划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李秋洁,李秀云.护理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22-23.

[2]石伟.目标与时间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232.

[3]石伟.目标与时间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