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肖忠平

肖忠平(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24-02

【摘要】原发性痛经是妇女常见疾病,反复性大,难治愈,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都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人们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也比较多,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经行腹痛”[1]。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据1980年我国“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痛经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而少女发病者占75%。近年来有关学者对原发性痛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综述如下。

1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认为,痛经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对其辨证不同,则论治有异。申白浪[2]临床辨证分3型治疗本病:肝郁气滞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寒凝胞宫型治以温经汤加减,气血亏虚型治以八珍汤加减,总有效率为92.5%。

2古方加减治疗

庞玉霞[3]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制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药、蒲黄、五灵脂)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35例,经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叶新洲[4]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柴胡12g,法半夏9g,陈皮、党参、当归、川芎、香附、甘草各10g,白芍20g,生姜9g,大枣5枚)加减治疗本病68例,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8.53%。

3固定成方治疗

由于中药汤剂煎煮费时,口感不佳,又不便携带,往往使得有些病人难以坚持。近年来通过剂型改革进行新药开发,将有效的方剂制成成药进行治疗,成为发展趋势。王燕[5]采用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将其分为A、B、C三组各100例,A组服用1号(定坤丹)B组服用2号(定坤丹改变方)C组服用3号(安慰剂),3组服药方法相同,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A组总有效率90.0%,B组总有效率87.0%,C组总有效率40.0%,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李萍等[6]将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3个月;对照组口服乌鸡白凤丸3个月。两组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与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55%。

4自拟方加减治疗

周凤洁[7]采用自拟痛经汤(当归10g,白芍、川牛膝、延胡索、菟丝子、艾叶各15g,鸡血藤、黄芪各30g,益母草18g,炙甘草6g,香附、三七各12g)治疗本病90例,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治愈72例,好转17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9%。

5专方验方治疗

王采文教授[8]认为,“瘀”是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首重活血化瘀法,常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元胡索、乳香、没药、血竭、三菱、莪术、蒲黄、灵脂等药。用化膜汤(乳香、没药、血竭、生蒲黄、五灵脂、三菱、莪术、青皮、山楂)治疗血瘀重症。

6中药周期治疗

褚玉霞等[9]应用潮舒煎剂和二紫胶囊序贯疗法分期治疗本病:从经前3天开始服潮舒煎剂(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红花15g,丹参30g,泽兰15g,香附15g,延胡索15g,乌药12g,肉桂6g,川牛膝15g),月经量多加益母草30g,至经期第3天停止;经后开始服二紫胶囊,直至下次经前3天,接服汤剂。如此序贯应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168例中,总有效率97.6%。

7针刺及其配合他法治疗

侯文静等[10]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于痛经发作第1天开始针刺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穴,每个月经周期3天,连续3个周期;对照组仅于痛经不能忍受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大于等于80分时予阿司匹林泡腾片每次1克口服。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并分别于治疗前、后1-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结束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痛经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1-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结束时观察组CMSS痛经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尤以治疗后2、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结束时为著(P<0.05)。李岩松[11]使用针刺(关元、三阴交、合谷,随证加穴)和推拿手法(主要是掌摩小腹部、揉按腰骶部,使局部温热,点按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相结合治疗本病150例,总有效率91.3%。

8脐疗法及其配合他法治疗

唐玉秋[12]用愈痛贴(肉桂、乌药、吴茱萸、当归、乳香、没药、香附、五灵脂、血竭)贴于神厥,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90例,总有效率88.9%。赵纯[13]用中药(细辛、苍术、川芎、白芷、红花、冰片)贴脐配浴足(艾叶、肉桂、吴茱英、香附、乌药、川椒、五灵脂、蒲黄、益母草、当归、羌活、独活)治疗本病60例,月经前1周开始用药,至月经来潮时停止,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80%。

9其它治疗

金焱[14]采用附子理中汤(红人参、炒白术、干姜、炮附子、炙甘草)配合艾灸(关元、中脘、天枢、中极、三阴交)治疗本病65例,总有效率98.46%。段颖华等[15]采用耳针结合耳压肝、肾、内生殖器、内分泌的方法治疗本病30例,结果显示,耳针对此病的疗效与初潮年龄、疼痛程度有明显关系,初潮年龄相对越迟、疼痛程度越轻,疗效越好。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许多有效方法,在改善疼痛及远期疗效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虽近年来对其研究有所深入,但仍存在不足,对其进行诊断、治疗、判断疗效等都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治疗剂型也无法适应所有痛经患者的病证。今后应该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开发出更多新剂型,以解决更多病患的痛苦,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1.

[2]申白浪.分型辨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16.

[3]庞玉霞.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5例临床分析[J].中医学报,2010,25(148):533.

[4]叶新洲.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J].中医杂志,2010,51(2):16-17.

[5]王燕.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J].陕西中医,2010,31(3):278-280.

[6]李萍,曹保利.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2009,21(1):34.

[7]周凤洁.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J].新中医,2010,42(1):77.

[8]邓海霞.王采文治疗原发性痛经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71-72.

[9]褚玉霞,宋晓婕.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68例[J].中医研究,2007,1(20):31-33.

[10]侯文静,丛茜,宋秀敏,等.选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5):57-58.

[11]李岩松,柳春霞.针刺推拿治疗痛经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2009,18(6):36-37.

[12]唐玉秋.愈痛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10(25):671-672.

[13]赵纯.中药贴脐配浴足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6):59.

[14]金焱.附子理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J].陕西中医,2010,31(3):280-281.

[15]段颖华,李艳慧.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GE2影响的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