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姜维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卫生213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45(2016)-08-056-0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发生发展、转归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也是一种心身疾病。现采用一对一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干预方式,观察其血压变化,现将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31—78岁,其中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19例,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无认知功能障碍,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疾病知识缺乏,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人调查.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编号,单数分到干预组,双数分到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干预组在住院第一天就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由专人负责,一周一次,每次30分钟,采用一对一的针对性干预,选择在比较安静、不易被打扰的场所、环境安全舒适。

1.2.2.1心理支持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支持疗法,倾听、支持、保证被称为心理治疗的三个原则。首先是个别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以自己最愿意的方式说出内心感受和最深层的思想,让患者有一个宣泄内心压抑的机会,并辅以触摸、沉默等安抚情绪的方式表现对患者的尊重,让患者的情绪趋于平稳,积极乐观,强调疾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希望,最后是保证通过心理支持的基本技术帮助患者从心理压力中恢复平衡,树立信心,减轻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2.2.2认知疗法向患者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发放有关疾病的小手册,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诱发原因、病程转归、治疗要点等,以及用药指导、饮食原则、对并发症的预防,自我心理调节,焦虑情绪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等。通过宣教不断改善患者的认知,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预后及康复过程,从而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产生积极心态,由此带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1.2.2.3行为干预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饮食及运动,努力改善睡眠质量,安定患者情绪,采用放松疗法作为干预的手段,可调整不良应激所致的心理、功能紊乱,指导患者学习渐进性放松技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病情中分散开来,有利于改善食欲和睡眠,从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是干预组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讨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的优点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个别心理干预为主,一对一的干预,即满足了患者单独心理干预的需要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可随时进行,通过对运动、饮食、药物等综合干预降低了肥胖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血压,减少药物用量,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