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研究

王尚宏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810006

摘要:目前,我国全国各个省市都在大规模铺设和建造地下管廊,此类型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都需要国家政府部门支出一定的财政经费。在政府财政压力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充分引进民间资本和资源,去建设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由此而形成的PPP(公众public、私人private、合作partnership)模式,将会大幅度助推我国多数省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本文首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运营模式进行了基础分析,其次深入研究了在PPP模式下,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的收费因素,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的具体原则。

关键词:PPP模式;地下综合管廊;运营收费

引言:PPP模式有效融合了民间资金和基础资源,并且能够高效率推动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的建设,会涉及到多个相关的利益主体,在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此项目的风险程度提升。作为一种兼具公共性和基础性特征的城市大型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后续维护需要相应的财政资金作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我国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模式去解决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收益和收费定价问题。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运营管理分析

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将多种城市管线集中于同一空间当中,其中包括:电力输送线、电信、排水、热力管道等等,并且为其设置科学的监测和安全检修系统,派遣专业人员定期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后期运营和维护。PPP模式能够精准地增强政府公共基础产品向民政和市场的供给能力,并且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独特方式,与民间社会资本建立起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前期需要投入较多数额的资金,于政府财政而言,此种一次性的资金投入数额巨大,而PPP模式则是基础公共设施进行市场聚集资本的一种良好模式。

二、PPP模式下,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的收费因素分析

2.1来自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

政府补贴额度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的定价策略,不同规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本各有差异,其后期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也是不同的。对于某些内部收益系数较小,而后期间接受益较大的地下管廊项目,其项目投资者在前期便需要承担较大的亏损。因此:便需要运用一部分政府财政资金去补贴地下管廊的间接收益,后期此项目的操作运营过程中,相关市政工程部门也应当逐步建立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费用补贴体系,按照既定标准进行价格补贴。

2.2地下综合管廊使用者对公共管廊收费的标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修建完成之后,会以极快的速度投入使用,而对于城市民众以及商业集团等为单位的使用者来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后期对管线空间的安全检修和定期维护,有效减少地下管线埋、挖等后期运作中的突发情况产生的严重损失。因此,在前期进行城市地下管廊的图纸设计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管线单位的长期经济效益,避免后期的使用成本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运营模式管线单位产生的综合效益差异较大,对综合管廊的使用效率和频次也不尽相同,在进行管廊收费标准制定时,应当综合考虑此类型因素。

2.3管廊投资者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

任何类型的投资都期望获得相应的收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会有部分民间和社会资本的参与,此部分投资者也十分看重PPP模式所带来的收益利润。在PPP模式下,城市管廊收益的效率越高,便越能够为投资者产生更多的经济利润。但是对于城市管廊建设这一项项目而言,投入的基础设施项目,会根据资金总额度以及后期使用的期限,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投资收益率。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应当根据资投入资金资源的结构和比例,去综合考虑这一项工程项目的风险收益率和投资回报利润。

2.4管线单位经营年限时期的不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单位,如若能够与政府签订较为长期的运营年限合同,其获得较大投资收益的比例也会越大,相对而言,管线单位年均投入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如若管廊运营公司所取得的运营管理年限极短,公司管理层出于尽快收回投资金额的目的,短期内对管廊线路进行经营管理中,其管廊建设的成本压力较大。这种情况也对政府相应的市政工程部门提出了一定要求,应当制定科学精准的城市管廊经营年限,深层次考虑多方主体利益。

三、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的具体原则

3.1平等协商、共同促进

城市地下管廊的定价策略和费用收取,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相关市政工程部门、民间投资人员、社会民众等多个主体,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其所采取的价格既定标准也应当有所差异。最为重要的是,应当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可以选择组织和召开地下管廊利用收取听证会等模式,组织城市民众共同协商探讨。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为管线单位和城市民众协调地下管廊的价格,并且需要积极落实国家制定的关于地下综合管廊费用制定的政策。

3.2多层次浮动定价

不同地区地下管廊建设的市场成本有所差别,其所提供的管廊商品和服务应当符合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受到市场机制波动以及市场规则的影响,地下管廊的价格存在着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因此,在管廊费用的价格制定过程中,应当灵活采取可变、可操控的定价机制,充分适应后期不断变化市场条件,城市地下管廊费用的制定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灵活变通。

3.3综合考虑民众生活成本

毫无疑问,城市地下管廊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城市民众及商场单位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此类型商lt是由政府部门实行统一的定价策略。因此,在不同区域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价格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管线单位的生产成本和投资成本。政府的市政工程部门,应当避免管线单位将其高额的生产成本转嫁到城市居民身上,避免发生居民生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情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会涉及较多的利益主体,其收费标准和定价策略会受到多方关注,因此,合理价格机制的制定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采用PPP模式建设城市地下的综合管廊,代表着高效率的融资渠道,以及通过合理的收费定价策略,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后期维护,同时利于减轻政府公益设施方面的财政负担。综合管廊初期规划设计与中期的项目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后期需要专业的项目运营管理公司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管控。在PPP模式下,负责项目工程运营管理的公司应当自主承担工程项目的盈利和亏损,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政府权力人员介入而产生的腐败等弊端,全方位综合保证城市地下管廊实现稳定运营。

参考文献:

[1]李保兴,李扬江雪.PPP模式运营实践与思考——以保山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为例[J].时代金融,2016,21:15-16

[2]王治,谭欢,王靖.基于期权博弈的PPP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J].财务理论与实践,2015(36):58-63.

[3]王军,潘梁,陈光,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建筑经济,2016(7):15-18.

[4]宋维佳,乔治.建筑企业“走出去”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国际工程承包的视角[J].建筑经济,2014,35(11):24-29.

[5]于晨龙,张作慧.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建设科技,2015(1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