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张先忠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结果: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最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关键词】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一种普外科最常见的创伤性骨折治疗后并发症之一,在关节置换术、髋骨骨折、多发性骨折、长骨骨折等治疗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DVT是指血液在患者深部静脉血管管腔内异常凝集,形成血液斑块,导致深静脉管腔堵塞,造成静脉回流障碍以及慢性深静脉功能障碍[2]。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患肢出现轻重程度不等的压痛、胀痛、肿胀、静脉曲张等不良症状,严重者出现皮肤青紫、冰冷、动脉搏动不可触及等[3]。有文献报道表明,DVT年发病率在0.5‰-1‰,最常见的深静脉血栓为下腔静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血栓,相关流行病学分析表明下腔静脉血栓占下腔静脉疾病的22.4%,其临床表现以肿胀、疼痛为主。有文献报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手术操作、严重创伤、年龄。同时有文献报道导致DVT形成的主要致病原因为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血流流速缓慢等。

创伤性骨折可造成血管内皮的严重损伤,骨折后的活动受限可造成血流流速减慢,引起患肢水肿,组织水肿进一步减缓患肢血流流速,影响静脉回流,利于血栓形成加速。创伤骨折本身可引起血栓的形成,其导致的一系列后续临床变化也可促进血栓形成。有关创伤骨折后DVT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助于预防DVT的发生。DVT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预后,严重者可导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从而危及生命。为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组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60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51.63±15.27岁,保守治疗患者30例,手术治疗2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均为新鲜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非创伤性损伤患者60例,作为空白对照。

本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进行监督,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研究内容及风险均表示知情并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四肢创伤性骨折;骨折为一周内新鲜骨折;包含合并有头胸腹外伤患者。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非首次骨折;已有血栓病史或存在有深静脉血栓存在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患者;血小板凝血障碍患者;无法配合随访患者。

1.3检测指标

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既往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受伤类型(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挤压绞伤、自行车摔伤、走路摔伤)、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固定类型、麻醉类型)。

1.4DVT诊断标准

利用多普勒彩超检查作为DVT治疗与诊断标准,手术治疗患者入院1天、手术前1天、手术后7天共进行3次多普勒彩超检查,保守治疗患者入院1天、7天、14天共进行3次多普勒彩超检查。DVT诊断采用通用标准,管腔内为低回声或无回声;脉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或频谱不随呼吸变化;血栓段静脉内完全无血流信号或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静脉管腔不能压闭。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α=0.05)。

2结果

1.1一般情况与DVT发生率关系

表1结果显示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由小于20岁患者DVT发生率仅为3.33%,而大于60岁患者DVT发生率高达22.06%。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

1.3手术情况与DVT发生率关系

表3结果显示,是否接受手术对患者DVT发生率高低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固定类型对患者DVT发生率影响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创伤性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13.75%,对比以往已发表文献,DVT发生率相对增高,可能是由于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生对DVT的深入了解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多普勒彩色超声的应用使DVT可以在更加早期被发现。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最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杰,张保红,马震,等.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6):69-70.

[2].潘丽然,陆美花.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4(24):194-196.

[3].李锡生,王殷红,何亚萍,等.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