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壮族文化的多样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浅谈壮族文化的多样性

张乐

张乐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从壮族来源,独特的语言体系,歌圩文化,青铜文化,艺术文化,戏剧文化,建筑文化,纺织文化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壮族的多样性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壮族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17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部分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壮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它不仅能促进本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能满足本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探讨分析壮族的民族来源,了解壮族文化的多样性,壮族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传承和发展壮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古代越人好“断发文身”,而在壮族主要分布的岭南地区直至唐代仍是一片“文身地”;古代越人巢居干栏,直至今日有的山区的壮族人民仍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干栏建筑形式;古代越人尚铜鼓,迄今为止壮族地区已发掘和发现古代铜鼓数百面;古代越人迷信“鸡卜”,而近代壮族民间仍残留这种巫术,等等[1]。在语言上,壮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并传承至今,考察历史古籍可以看到,壮语一直保留着古代越人的语言特点,它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上与现代壮语有很多共同点。

此外,古代越人,壮语叫“布越”,在今天的广西隆安、田林、南丹、天鹅、东兰、来宾、环江、龙胜和云南邱北、富宁等地的壮族,仍自称“布越”“布雅依”、“布衣”等[2],这也说明了古代越人与壮族有密切的源流关系。

然而我国古代越人有很多支系,号称“百越”,人口众多,分布范围也很广。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可能同华夏族融合而成为华南的汉族,有部分也可能融合成其他兄弟民族。但是,分布于广东西部和广西境内的西瓯、骆越等支系,则同壮族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古代西瓯、骆越活动的地区正是后来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史书上也有关于古代西瓯和骆越在岭南地区居住生活的记载。

当然,任何民族的来源都是错综复杂的,各方面考察研究得出,壮族主要来源于土著的西瓯、骆越,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外来的民族与壮族通婚而融合成为今天的壮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文难以一一细说,所以就列举出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一、以“话壮”为体系的语言文字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简称壮语。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字有:古壮字和壮语拼音文字简称壮文。壮语是壮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和传播讯息的工具,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十二个土语区,但语法结构、基本词大体相同。中国学者将壮语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因为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

秦汉以后,壮族及其先民就开始利用汉字及其偏旁、部首,仿照汉字构字方法创造出一种方块壮字,古代汉文献则称之为“土俗书”或“土文”,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为壮族巫师、艺人用于书写经书、编山歌、记事、记录壮语地名等,目前大量的壮族《布洛陀经书》就是古壮字手抄本。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出版书报,在扫盲、宣传党的政策和科技知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唱“山歌”为主要形式的歌圩文化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的活动形式。壮族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但进入社会发展后期,这种祭祀性活动逐渐演变成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并且多着重于歌唱活动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壮话称山歌为“家”或“欢”。唱山歌叫“唱家”。古代女子无家,女以男为家,壮族妇女即靠唱“家”(山歌)来寻找中意男人成家,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束缚,言行受到诸多限制,没有婚姻自由,无以为“欢”,从而以唱歌来散发心绪或寻觅知心人结婚成‘家’来谋得“欢”欣快乐[3]。在氏族部落时期,氏族或氏族部落之间要择偶婚配,但是受山川阻挡,男女双方要见面接触的机会很少,为解决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所以氏族酋长们便共同商定,在劳动生产之余,安排时间、地点,让双方男女有机会聚集举行歌会,互相接触,选择配偶。

歌圩文化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壮族人民喜歌善唱的民族心理特质,它是壮族民歌生活化的一个缩影,山歌深刻地渗入到壮族人的生活里,人们用歌来传承文化、祈神求雨、问路访寨、迎宾接客、劝酒助兴,进行各种人际交往,无论悲伤还是欢乐,无论田野里、树林中、圩镇上或是家中,都能用歌声表达情感。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如祷祝丰年、赛歌择婿、歌仙刘三姐传歌等。

三、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

铜鼓是古代岭南和西南地区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一种珍贵的文化遗物,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民分布地区自古以来就盛产铜,为铸造铜鼓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出土和收藏的铜鼓分布密集、类型齐全、藏量最大、工艺奇巧。

关于铜鼓的用途,据文献记载和敲击的痕迹看,有的说是用于战时音乐;有的说是用于显示政治权威的象征;也有说是一种乐器;还有的说是用于祭祀的祭具。各种说法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也许是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用途而已。现在壮族民间有的还在使用铜鼓,一些地方每逢节日都要举行打铜鼓、跳铜鼓舞、对唱山歌等活动。

四、以岜莱为代表的艺术文化

岜莱,壮语是“有斑纹的山”的意思,汉语翻译成“花山壁画”。分布于南部壮族的中心分布区之一的宁明明江两岸和龙州、崇左、扶绥等县的左江两岸石灰岩峭壁上,这些延绵几百里的山崖峭壁上,密密麻麻地绘着出自古代壮族人手笔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几何图形、仪式等图象,画面距离河面一般都有10多20米,最低处也有5、6米,最高达40多米。绘画的年代上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陆续创作到700多年前的元代,记录了古代壮族人的人生。这些惊人的艺术创作,是古代壮族人创造的一个迷,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壮族先民是如何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进行创作的。

总之,花山崖壁画是古代壮族先民与自然界斗争和社会阶级斗争的真实记载,是壮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在中华民族宝库中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五、以壮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

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壮族人之所以迷壮剧,主要是因为壮剧不但剧情是壮族人所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起来特别亲切。此外,剧中的调子也是壮族人民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壮剧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剧种,也是壮族人民优秀的艺术创造。

目前,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所以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六、以干栏为主要形式的建筑文化

“干栏”,又称高栏、阁栏、麻栏,用壮族语言来翻译,“干”是“上面”的意思,“栏”是“房屋”的意思,连接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干栏分两层或三层,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房屋四壁用竹子或木条交错编扎,然后用山草烂泥浆涂抹光滑,既防风又防雨。中层和上层铺楼板,屋顶为人字形,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一层架空,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上层住人或储藏粮食。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的侵害,适应潮湿的气候环境,同时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七、以壮锦为主要代表的纺织文化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也非常悠久,它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以棉纱为经、五色线为纬而织成的,色彩绚丽、图案别致,并且非常结实耐用。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壮锦就出现在汉族的典籍当中,成为当时名贵的贡品,在古代壮锦不仅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女红”,它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壮锦在壮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

参考文献:

[1]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10-131。

[2]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3]梁望庭.壮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张乐(1988.3-),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