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景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

郑淼锋

杭州西湖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风景园林是城市绿化的重要资源,做好风景园林养护工作至关重要。但我国风景园林树木普遍遭受一定程度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因此必须认真对待风景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问题,探索风景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1概述

风景园林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风景园林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风景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将直接导致园区树木发生病害、虫害,引起树木枯萎甚至死亡,严重降低了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因此,有必要针对风景园林树木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防治,多种方式相结合,系统的防治,不断控制、减少风景园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2.1病虫害种类日趋复杂。园林绿化中,为了使其更加美观,一般会使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配置结构日趋复杂,也使得不同植物间的病虫害交互危害,而且不同配置的植物可能为害虫提供保护场所。同时,多种病虫害可能同时出现在园林植物配置结构中,使得病虫害种类日趋复杂。

2.2环境污染导致植物抗病虫害下降。随着经济的的发展,一些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水和有害气体,大量的私家车等排放的尾气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园林植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明显下降。

2.3人为破坏因素。城市绿地系统遭到人为破坏,绿地的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这也使得病虫害的发生更加频繁。人为因素对绿化的破坏,使绿地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平衡。

2.4园林灯光因素。每到夜色降临,园林灯光的照明吸引了昆虫,纷纷到园林的绿化带产卵,使更多的害虫不断地增多和繁衍(如飞蛾等昆虫,对灯光的特别的敏感),更加剧了对园林的破坏。

2.5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害频发。随着植物的频繁交流、调运,园林植物检疫工作表现出一定局限,致使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而侵入型害虫造成的危害性往往比本地害虫更大。

2.6园林绿化管护水平有待提高。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部分绿化管护单位养护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侵占公用绿地、攀折花草树木、践踏草坪、毁坏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

3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与病虫害防治相结合

园林绿化带的规划设计与病虫害防治密切相关,园林绿化的设计既要注重园林景观的美感,还要对植被进行慎重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植被,了解病虫害的种类,种植时应遵循生物学的规律,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3.1正确的选择园林植物种类

选择当地适宜树种是在绿化设计中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的第一步。正确地选择树木种类是树木正常、健康成长的前提。树种的选择要根据的土壤类型、植被生长规律、树种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与生态环境相一致的种类,一般主要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再选择搭配其他符合条件的树种以增加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3.2避免植被混杂诱发病虫害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过程中应避免易引发病虫害的植被种植在一起,有些植被的混杂种植会诱发病虫害出现,一种植被的病虫害直接转嫁到其他植被上,例如桧柏与梨树一起种植则会引发梨桧锈病,应当引起园林工作人员的注意。

3.3植被的合理配置

不适宜的栽植密度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但目前部分绿地在规划时为了“立竿见影”,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滋生病虫害。

3.4植被规划符合生态规律

植被的种植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不能一味的注重视觉的美观,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择不同的植被种类,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3.5严格园林植物检疫制度

严格检疫进入绿化带的植物,是建造健康绿化带园林的前提,要严格对每一种植物进行检测,以防止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对其他园林花卉造成危害,防止病虫害的蔓延,这样既可以增加植被的存活率,又可以为绿化园林建设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4其他病虫害防治措施

4.1加强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工作

对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对害虫的天敌的保护工作,由于植被的种类繁多,很多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单一使用农药难以有良好的效果。而对天敌的保护、培养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因为天敌一旦在一个环境有了自己的种群,就会在这个生态环境下继续延续,这种防治措施环保、高效,目前很多地区都采用了这种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对害虫天敌进行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科学的使用农药

生物农药的使用,是目前防治病虫害普遍采取的措施,但农药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所以对农药要进行科学的选择,选择毒性小、对环境污染少的农药,并进行小范围的试用,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再大面积实地使用。在使用方式上,由于以往的喷雾式撒播方式只有0.02%左右的药物对病虫造成伤害,50%左右的农药只是落在植被的表面,造成了浪费和污染,因此建议采用熏杀、注射、涂茎、把农药风干等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4.3中耕除草,清理绿地花坛和树体

这项工作不仅是园林树木花草管理的重要工作,在防治病虫上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因为杂草丛生,土壤板结,不但夺取水分和养分,使园林植物生长衰弱,引起某些病虫害,同时杂草也是不少害虫和病菌的寄主,所以清除杂草可以减少病虫来源。清除绿地内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沤肥,可以减少落叶病、炭疽病的发生。清理树体,如冬季或早春刮除枝干粗皮、翘皮、病皮并集中烧毁,对消灭在缝皮越冬的红蜘蛛、卷叶虫等害虫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枝干病害都具有良好的效果,若配合秋季在树体上绑缚草环、草绳等诱集,次年取下集中烧毁,效果更加显著。对一些已经死亡的病腐木、虫害木及其它原来破坏严重的树木,应及时清除,集中处理,避免病虫的滋生繁殖,发生扩散。

4.4园林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

园林管理人员养护工作与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植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关键,,园林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园林知识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成立技术学习小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有效地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

5结语

园林绿地植物的经济价值很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也高,若遭到病虫危害,必须要求较高的技术措施来进行防治。园林植物多种植在人口众多的城市及备受人们青睐的景区,这使得病虫害防治是必须考虑安全问题,应尽量使用安全性高、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免造成人畜中毒及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应凌云,戴秋霞,王小丽,等浅谈常见绿地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状况及防治措施[J].中华民居,2011(8).

[2]周照鑫.杭州地区常见绿地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3]公晓玲.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的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J].北京农业,2012(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