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电容器故障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变电站电容器故障分析及对策

林立坛

(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33)

摘要: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的重要电气设施之一。目前,我国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广泛,为我国电力的正常运输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电容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烧毁、爆炸、渗油等等多种故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也给变电站所的安全运行带来的巨大的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电容器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电容器;故障;对策

1变电站电容器主要故障分析

1.1电容器自身特征故障

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因此容易导致故障产生,此外还会出现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火花、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等现象。

1.2外力破坏问题相对严重

外力破坏对电容器运行有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保证电容器正常运行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工作人员作为行为主体,会受到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操作技术是否专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类主观性因素如果把控不当,便很容易引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

2导致电容器故障的主要原因

2.1安全职责未得到有效落实

我国的大部分电力生产单位均已制定关于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也对相关职责进行了明确,但是,调查发现,也有很多电力单位的安全职责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加之企业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因此,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难以充分了解,也未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此外,也有部分电力企业对上级的安全事故通报仅既未进行认真分析,也不未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溢出有效的事前防范措施。

2.2安全管理水平有待于提升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吸引下,部分电力企业将管理重心倾向于追逐企业的经济利益,对大型作业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全面管理,导致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调查发现,在电力企业中出现的很多生产事故,均是在企业进行分散、小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企业对生产设备的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等也存在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究其原因,该类问题的出现与企业不注重对规章制度的科学管理,不重视采用事前控制措施进行事故预防等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紧密相关性。

3主要案例分析

以35kV以上变电站为例,电容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压应该要保证在规定的范围内,电容器应该可以在1.05倍额定电压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行,而且在一天一夜中,最高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的情况下不能运行超过6h;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在24h内最高平均温度不超过10℃,那么电容器就能够在超过1.1倍额的电压的情况下长时间的运行。当电压增加的时候电容器可能会出现过流的情况,而电容器能够在1.3倍过电流情况下长时间的运转;如果电容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超过了相关的规定,就需要让电容器停止工作。

如果电容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正确的响动,就说明在电容器的内部出现了局部放电的情况;当电容器出现渗油、漏油、外壳膨胀或者起鼓等现象,就可能是因为电容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运行电压过高、温度太高或者是高次谐波引起的过电流。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让电容器停止工作,然后查明具体的原因,从而才能够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如果电容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熔断器熔丝熔断的情况,就需要及时让值班调度员报告,在取得同意之后才能够把电容器的断路器断开。在电容器断开之后需要先对它进行放电,然后再对电容器的外观进行检查,看电容器是不是出现开裂、过热、起鼓以及熔丝元件熔断的情况,如果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更换熔断器熔丝,然后运行电容器。如果在送电之后熔断器的熔丝又出现了熔断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退出有故障的电容器,同时还应该要恢复其他部分的送电运行。对于电容器来讲,它的熔断器都是单独的,所以在电容器组中如果某一个电容器的熔断器出现故障是不会对其他电容器产生影响的。

在电容器合闸投入之前需要先进行放电,如果电容器还带有电荷就不能够进行合闸。如果保护装置出现自动跳闸的情况,电容器就不能够强行合闸送电。要对具体的原因进行查明,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之后才能够再次送电。

4变电站电容器应用的改进措施

4.1制定实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要促进变电站电容器的有效应用,首先应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职责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按照“抓细抓实”的管理原则实行班组管理制度,为变电站电容器的运行奠定基础。并及时对电容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多发性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和改进措施,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生成一种制度或者规定和,对电容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治理。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促使变电站工作人员主动遵守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并执行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具体内容简明详尽,并且具有可行性。

4.2加强对电容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想确保变电站电容器稳定、安全的运行,相关单位应该注意结合企业自身以及整个电力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坚持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进而适应和满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加强对生产设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应该要求电力企业严格按照电容器设备的标准执行报废管理制度。对于已经到期、出现损坏、检查不达标的所有设备进行强制报废,采用破坏处理的方式使之不会再被投入使用。同时,禁止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采用其他方式转给其他个人或者企业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对外包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监理单位和发包单位需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和职能性。除此之外,对电容器设备制定标准化的定期检修、保养、管理等制度。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操作环节及影响因素的重点监视,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为电容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3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

检修人员的水平制约着电容器的运行状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检修人员素质水平的培训,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对检修人员的维修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加强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电容器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还必须实施激励制度,对于优秀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人为本”是一种实现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为提升变电站电容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性,相关单位可以指定专门的考评制度,将员工的考核成绩与薪酬挂钩,激励企业员工对设备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使员工在电容器安全工作中实现有制度可循,并保证考核制度内容与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相贴合,以电容器的安全管理为标准,确保考评制度科学、合理,且符合人性化的基本要求。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各领域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生机。就变电站而言,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为了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我们必须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加强对电容器设备的定时检修及维护,一旦发现电容器有老化现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充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电容器故障发生,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创造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占海.变电站电容器的日常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C].2014.

[2]包斌华,张荣芳.110kV变电站电容器故障分析及处理[J].电世界,2015,56(9).

林立坛(1990.5-),男,广东吴川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值班员,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单位邮编:52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