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罗丹霖

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结核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研究组肺结核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记录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8个月后临床疗效、痰菌涂片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肺结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治疗后痰抗酸杆菌涂片转阴率(8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11%、治疗后痰抗酸杆菌涂片转阴率62.22%),P<0.05。结论: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结核;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价值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此病具有一定病死率,加之确诊后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相应干扰,因此提示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结核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详尽的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肺结核患者均经实验室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痰结核培养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生长,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均敏感。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18-74岁、平均(42.16±0.37)岁,就诊时41例发生高热(体温在390C以上)。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肺结核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其中前2个月(强化期)给予异福酰胺胶囊治疗,每日饭前1-2h给药1次、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2个月强化期结束后给予6个月巩固期治疗,异福胶囊,每日给药1次、于饭前30min或饭后2h口服,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而定;硫酸链霉素,化疗期间隔日肌肉注射1次、每次给药0.75g、连续给药8个月。研究组肺结核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中常规抗结核方案所用药物来源、剂量等信息均同对照组,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给药1次、每次注射30-45mg(初始具体用药量需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5-7d后复查患者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之前下降50%及以上则将剂量减半给药,并于今后治疗中根据肺结核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逐渐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直至停药。

1.2.2观察指标㈠治疗效果:根据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影像学(X线片)检查结果变化情况判断其疗效:①显效: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显著改善,X线片检查可见患者肺部病灶较之前缩小且幅度在90%以上;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好转,经X线片检查可知肺部病灶较治疗前减少幅度在10%-90%范围内;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加重,X线片检查可知肺部病灶较之前减少幅度在10%以下甚至增加;㈡实验室检查情况:记录两组肺结核患者此次治疗结束后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其中转阴率为阴性例数/总例数。

1.3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痰菌涂片阴性所占比例均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实施相应检验(t、X2),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两组肺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8个月持续治疗,未见因故中断、意外死亡、自愿退出等异常情况,治疗完成率100.00%。经分析可知,研究组肺结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1.11%,数据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如表1。

2.2痰菌涂片

研究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痰抗酸杆菌涂片转阴率(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1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各地、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生,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此病。研究表明[2],虽然现阶段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取有效措施使肺结核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部分人群确诊肺结核并需接受相应对症治疗,因此如何对此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药物治疗,具有抗免疫、抗炎等作用。多项资料研究证实[2],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多种呼吸内科疾病中发挥显著治疗价值,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给药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并延缓病情进展,但肺结核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研究尚少,其临床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文通过选取特定时间区间内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并予以随机分组后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研究组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而仅提供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低(71.11%),且研究组治疗后痰抗酸杆菌涂片转阴率(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此结论与李居洲[3]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为[1-3]:①肾上腺皮质激素给药后可对肺结核患者机体内水盐代谢、糖代谢状态予以有效调节,从而发挥协同抗免疫、抗感染作用;②通过减轻肺结核所致发热、咯血、食欲精神不振等中毒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缩短病程并获得理想抗结核疗效;③通过减轻抗结核药物所致相关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均获得有效改善,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依从性及对抗结核药物耐受性。

综上,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ThwaitesG,FisherM,HemingwayC,eta1.BritishInfectionSociety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tuberculos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inadultsandchildren.JInfeet,2009。59(3):167-187.

[2]董云龙,吕洁.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3,22(28):3140-3142.

[3]李居洲.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