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全程学习构建“三管”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跟踪全程学习构建“三管”模式

肖章云

——小班化模式下的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过程管理策略

肖章云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最终产生学困生这一群体。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便成了英语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强英语学困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大多数学困生学习习惯差,基础差,不能做好常规工作,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环节的学习落实不到位,而这些学习环节又是一个英语学习者必须做到、做好的基本工作。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就应该对学困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帮助他们进步,促进他们成长。

一、全面跟踪英语学习过程,加强学习的检查落实,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力

《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和溧水县教育局“一优二促”工程活动指南中强调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评价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改变其不良习惯,纠正其不良行为。

1.课前跟踪——培养预习习惯

预习不但有助于扫除新课中的知识障碍,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外,预习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增强学习效果。再者,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长期预习实践的锻炼,就会加快学生阅读的速度,提高他们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这种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学生将终生受益。一般说来,成绩好的学生能主动预习功课,学困生往往不会主动预习功课。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要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作业,如要求他们划出新课的生词、短语、重点句型,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正误判断,以督促他们预习新课。同时,教师要进行跟踪检查,以预习环节的落实,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课堂跟踪——保持学习状态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自己是学习主人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要求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从内容和方法入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尽量使用简笔画,投影仪,实物及多媒体等教具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还应创设各种情景,引起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避免了大量无谓的机械重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2)采用目标分层教学

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可采用目标分层教学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灵活教学方法,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达到其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

(3)开展合作小组学习活动,将学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一位成绩好的学生当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采用任务型学习模式,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成绩好的学生上课精神集中,他们会围绕着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困生往往不善于听课。因此老师要注重引导他们听课,设计合理的、操作性强的、具体化的学习任务。

3.作业跟踪——巩固知识的掌握

多数学困生由于自觉性差,思想懒惰,大部分作业不能独自完成,因此,在处理作业环节时,应按照“布置作业——批改——订正——复批”的流程,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特别要抓好作业的订正和复批环节,防止学生有懒惰思想,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4.课后跟踪——夯实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胡文仲认为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疯狂英语李阳也认为学好英语,就是要培养语感,其重要方法就是大声朗读,反复练习。专家们的观点说明要学好英语只有通过反复的操练,多模仿,多训练,多背诵,多理解。学困生往往不善于及时复习功课,他们常常抱怨自己当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忘记,因而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缺乏自信心。教师应该向他们说明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引导他们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与遗忘作斗争,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做好学困生的早读课的管理工作,抓好听写环节,帮助学生突破记忆关,进一步理解、记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5.评价跟踪——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即测试。评价的内容侧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甄别与淘汰。这样,学困生的英语成绩一旦不理想,他们便会感到焦虑、自卑和自责,学习的自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会“谈考色变”。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的程度进行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淡化了评价结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对于转化英语学困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使用“英语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单元学习评价表”,对不同类型的英语学困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突出该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学困生都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

二、构建“三管”模式,实现学困生由师管向生管、自管的转变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觉性、规范性,需要他人的监督、教师的管理,然而,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想面面俱到,难度大,因此,构建“三管”模式有助于教师解决这一问题。“三管”模式即“师管—生管—自管”三级管理模式,就是先由教师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规范要求,再成立“互帮互促”学习小组,进行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让学生管理学生,最后使学困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做好学习的常规工作,实现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目标。

1.师管——学生学习的方向盘

苏霍姆林斯基用无数的实践证明:只要引导学生做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也就找到了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有反复的变形行为,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校正学生的行为,把握学习方向。

(1)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制定转化措施。

(2)建立学习档案,定期谈话。

2.生管——学生学习的推动器

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发挥“互帮互促”学习小组的作用,减轻教师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学生的负担,克服农村学生缺少英语学习氛围的现状,形成学困生由“师管”向“生管”的转变。

3.自管——学习管理的终点站

学习过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是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学习成绩会不断上升;那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中,采用跟踪战术,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及时检查、反馈,制定学习评价表,让学生对照执行,实现师管向生管的转变,最后实现自管目标,达到最高境界。

三、英语学困生学习过程管理中的几个注意点

英语学困生学习过程管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学困生基本上学习力不强、自觉性差,学习行为会反复变形,需要教师能在过程管理中反复抓、抓反复,管理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勤沟通教师管理力度加大,学困生有时不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管理,因此,教师在进行每项活动时应进行大量的疏导、沟通工作,让学生理解老师的用心,服从管理。

2.明目标学困生大多不能主动学习,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将过程管理中的学习任务具体明确,一目了然,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

3.紧跟踪学困生自觉性差,需要及时检查督促,跟踪要紧,这样学生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长期坚持会培养出学生的良好习惯。

4.快反馈学困生也盼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在过程评价中要及时反馈结果,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提高学习积极性。

5.勤记录在过程管理中要将结果及时记载,将学习细节记录下来,建立学习档案,有利于学困生的个案研究,下次交流时指出来,更能增强说服力。

6.多反思学困生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要多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在反思中不断完善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力度,做好学情分析,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新课程理念贯穿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全面跟踪英语学习过程,构建“师管—生管—自管”学习模式,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