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究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

宋峣1张晓军2

1.泰州市气象局225300;2.盐城市气象局224000

摘要:雷电天气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其对于很多地方的发展和进步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相对而言,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在该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能够促使我国的雷电防控手段取得更好的提升,针对地方项目作出更好的保护,减少损失的同时,促进国家地方的综合建设进步,由此能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过程中,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文章针对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域;气候;雷电参数;影响

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雷电灾害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布局,并且造成的潜在性损失是非常多的。从这一点来看,针对雷电方面的研究必须深入开展,如果能够在固有的成果上取得更多的突破,势必能够促使国家的众多地区项目,以及气候项目获得良好的改进,从被动局面上有效的改进,为地方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地域及气候对于雷电参数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两个部分,而且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对此做出良好的应对。

一、雷电灾害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的雷电灾害表现为频繁的特点,对于很多地方的综合建设,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雷电预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坚持在雷电灾害的影响方面做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出发。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雷电灾害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电灾害的出现,会造成严重的火灾现象。例如,有些山区的树木表现为繁茂的特点,当雷电灾害发生以后,由此产生的火灾隐患非常的突出,甚至是出现大规模的山火现象,此时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而且在扑灭的难度上非常高,日后的恢复难度也会不断的提升。第二,雷电灾害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于电力设备而言将会直接导致严重的损坏。雷电本身存在非常强烈的电流、电压,这是一般电力设备所无法承载的,直接击打电力设备将会造成爆炸事故,电力设备会严重损毁,对于工作人员和周边人员,都会产生安全事故。

二、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

(一)地域对雷电参数的影响

通过对雷电灾害开展调查与研究,发现地域因素产生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同时展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例如,有些地方的雷电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有些地方的雷电灾害强度非常突出;还有一些地方的雷电灾害数量非常稀少。此种情况下,通过对地域做出研究后,能够充分明确其对于雷电参数的影响,在后续的防护工作上,提供更多的保障。例如,山区地域的落雷密度较平原地区落雷密度大,主要原因山区地区地形起伏,下垫面比较复杂,加之热力状况差异大容易产生较强的空气对流形成积雨云;其次在迎风坡,由于地形起伏当平原地区吹来的不稳定暖湿气进入山区以后,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容易形成积雨云造成雷暴天气。由此可见,雷电灾害的出现,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较大,应坚持在不同的地区开展针对性的防护手段,这样才能在雷电灾害的损失上降到最低,从而避免系列问题的反复出现。

(二)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

现代化的国家建设当中,很多自然灾害的应对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继续落实老旧的观点和内容,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还会在未来工作体系上产生严重疏漏的现象。雷电参数的影响内容中,气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不能表现出任何忽视现象。气候的转变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变化,而且雷电灾害也是自然界的正常反应,气候对于雷电参数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雷电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江苏省绝大部分的雷暴天气发生在4月到10月之间,在7、8月达到巅峰;通过对近5年的雷电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少雷季节(11月到3月)正极性雷所占比例较多雷季节(4月到10月)大,正极性雷所占比例呈U型分布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气候对于雷电参数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而且应坚持在未来工作的开展上,针对气候开展深入的分析,从而掌握好雷电灾害的变化规律,为将来的工作改进,努力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减少固有的缺失和不足,为将来的雷电灾害应对,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三、雷电参数及灾害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地域的勘查、调研

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雷电参数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来完成。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促使雷电参数、雷电灾害得到更好的应对效果,必须在地域的勘查、调研方面,选用正确的手段来完成,这样才能对防护体系不断的健全。首先,应坚持对每一年的雷电参数变化、雷电灾害的强度、雷电灾害的集中区域、雷电灾害大型安全事故等,都做出统计分析。雷电参数的变化,会随着地域的不断规划、建设,出现相应的改变,此时要坚持在勘查与调研工作中,按照实时方式来完成,这样才能促使每一项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可行性获得更好的巩固。其次,地域的分析过程中,还要加强城市、乡村、山地、丘陵等不同地域类型的调研。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内容上,表现为持续丰富的特点,未来工作的进行还有很多的挑战和思路,因此不能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单一思路的现象。

(二)完善雷电防护手段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雷电参数变化以及雷电灾害的应对,是我国日后的重点工作对象。完善雷电防护手段,将会对地方发展做出更好的改进。首先,雷电的防护技术必须得到良好的改进。例如,在避雷技术的选用上,要充分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电力设备的安放来完成,尽量对雷电的超高能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从而促使雷电灾害的破坏力能够更好的降低,为将来的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其次,雷电防护手段的选用过程中,还要对试验工作进行良好的开展,无论是室内试验,还是室外试验都要积极的实施,尽量的将雷电防护体系不断的健全,并且结合气候的综合变化来完善,达到灵活调整的目标,从而确保将来的工作实施,可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三)优化天气预报

现如今的雷电灾害应对,以及雷电参数的处理,必须在天气预报方面更好的优化,这是一项必要性的方法和手段。第一,天气预报的进行,要充分结合卫星技术来完成。传统的预报手段应用,并不符合当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产生的影响力较低,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存在很大的误差现象。卫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地球的天气转变、雷电预报等,提供更多的准确依据,为地方的防雷工作进步,提供更多的指导。第二,天气预报的进行,还要加强实时分析。例如,现阶段的一些分析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天气的转变,以及雷电的发生概率上做出一定的判断,从而促使雷电的应对,进行提前防护。

总结:

地域及气候对于雷电参数的影响较大,现阶段获得的工作成果是比较丰富的。日后,应继续在雷电参数的研究力度上不断的提升,从多个角度来提高雷电的预防手段,为将来的工作进步,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各个地方的发展,能够对雷电参数更好的应对。

参考文献:

[1]李金哲.雷电定位系统在电网中的运用[J].大众用电,2018(03):24-25.

[2]黄然,钱国超,徐肖伟.基于GIS的云南电网雷电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8(03):7-8.

[3]张阳,刘辰,胡全义,万润楠.±5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闪络风险等级评估及差异化防雷措施改进方案[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7,35(03):73-77+82.

[4]何金良,杨滚,余占清.用于雷电防护的雷电流波形参数研究[J].建筑电气,2017,36(03):3-8.

[5]李瑞芳,曹晓斌,陈奎,尹春.地域及气候对雷电参数的影响分析[J].高压电器,2016,52(03):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