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李志达

李志达(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影像教研室458030)

【摘要】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利用影像技术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彩超、CT和MRI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技术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彩超、CT和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进行总结。

【关键词】急腹症核磁彩超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100-01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如果没有及时诊断,病死率较高,所以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在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使用的检查方法为血尿淀粉酶的检测,但是仅依靠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来诊断急性胰腺炎,可能将有约30%的患者被漏诊[1]近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得到普及,诸如彩超、CT、MRI等影像检查技术,大大提高了临床大夫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成为早期诊断胰腺炎、对胰腺炎程度的判定、临床治疗方法的指导及临床疗效的评估的主要客观依据。对影像检查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进行总结很有现实意义。

1.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超声具有无创、简便迅速、灵活、能够多切面观察,可重复检查等特点。急性胰腺炎在超声检查中主要声像图特点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内部呈片状低回声,边缘轮廓清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胰腺明显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出现不均匀的低回声和强回声区,胰腺边缘模糊,包膜连续性中断,胰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液性暗区,并且伴有腹水影像。

超声可以多切面、大范围的全腹扫查,不仅能观察胰腺本身的病变情况。还可以了解周围组织器官以及整个腹腔的情况,对病变的程度、病变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范围及腹腔积液的情况了解更全面。超声较CT和MRI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费用低,无辐射,可以重复动态观察胰腺炎的演变过程,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可见评价临床疗效

2.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随着现代CT分辨率的提高,CT不受肠道内气体或患者肥胖的影响。对胰腺及周围组织有很好的显示及分辨能力。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密度可正常或轻度减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影像密度特点是该检查的观察要点。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表现为散在点状、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灶或在密度减低区夹杂密度增高影;胰腺周围脂肪层消失,胰腺轮廓模糊,肾周包膜增厚,这些征象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增强扫描时,坏死区不强化或强化减弱,正常胰腺组织强化,可以确定胰腺坏死区域及程度,有利于预后的判断及疗效的评估。CT扫描可以检测病变的CT值,这是CT检查的突出优点,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以分析病变是水肿,蜂窝组织炎、出血还是化脓阶段CT扫描还可以发现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及其范围:增强CT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患者对造影剂过敏、造影剂对肾脏的毒性损害、可能会加重胰腺的缺血坏死等局限性病灶。CT表现主要特征是弥漫性胰腺体积增大或仅限于病变部位的增大,胰腺密度尚均匀,边缘模糊,周边可见积液等,增强扫描可见胰腺实质不均匀轻度强化,病变部位密度较正常胰腺组织减低。

3.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迅速,磁共振检查主要优势为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凭力,并且核磁检查借助呼吸门控序列扫描,肪肪抑制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等技术的应用,大改善了磁共振对胰腺病变的显示能力。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的MR表现为:①轻型胰腺炎时,胰腺呈局限或弥漫性肿大,T1WI上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并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和胰周围信号异常改变。重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增强时不均匀强化。②胰腺及肾周被膜水肿增厚时T1WI不容易显示,T2WI表现为线样或窄带状高信号。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其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出血区域病变CT值增高,MRI信号为短T1短T2改变,且T2信号混杂不均。

MRI具有无放射性、无造影剂过敏等优点,孕妇和造影剂过敏者及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可进行MR检查。然而,MRI检查更贵,时间较长,这使得在病情特别重的患者及常规使用中受限。

4其他影像学检查在诊治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逆行胰胆管造影(ERPC)及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显著减少患者的腹痛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另外它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有效地降低胆胰管压力,改变胰腺病变,为择期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时机。另外,超声内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术等影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合并恶心、呕吐,且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为其特点。彩超、CT及MRI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上各有优缺点,因此,有时需要联合检查,互相弥补不足。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像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影像学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杨玉萍.胰腺炎的彩超诊断价值评估(附5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2):257-258.

[2]马纯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