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游戏中露出笑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1

让幼儿在游戏中露出笑脸

黄翠霞

黄翠霞新疆沙湾县实验幼儿园832100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让幼儿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游戏是贯彻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玩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的,而不是由别人所能够支配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真正得到快乐和发展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几点不太成熟的经验,在此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

一、给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是因为在游戏的世界里,幼儿可以无限想象,并且变成他们想变成的人或动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加上教师积极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很容易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我。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话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去交流。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如:不要紧或没关系,下次你会做得很好的),要用商量、激励、亲切关爱的口吻纠正幼儿出现的错误,不能用轻视、挖苦、讽刺的语言打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样幼儿活动的兴趣才会更加浓厚,活动的效果才会更好。当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教师在游戏中要做隐性指导,即教师已不是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思考幼儿可能有的兴趣和需求,与孩子共享欢乐,这样的教师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也就自由轻松地玩,笑容也就会爬上幼儿的脸。

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东张西望,喜欢被周围的人和事所吸引,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时,教师就在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关注、进而模仿,对幼儿起到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扮演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角色去指导幼儿游戏,即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充分想象表演,把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表现出来、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配合表演或讨论,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让儿自然地露出开心的笑容。

三、开展小型多样、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园提倡老师要多组织开展小型多样、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1.给幼儿多点自由活动时间,并且玩具开放。

我们根据全日制幼儿园的特点,充分利用入园早、课前课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多的特点,组织幼儿自由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结伴,按自己的喜爱和意愿进行游戏(如拍皮球、跳跳绳、比赛跑、滑滑梯等活动以及室内积木拼插玩具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而且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可以利用废旧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智能。

为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教孩子们利用火柴盒、药盒等制作火车、小船,用卫生纸筒、雪糕棒制作各种交通工具,用蛋壳制作不倒翁,用形状颜色各异的种子、树叶粘贴画等,还可以带领孩子到院子里亲手采摘树叶、捡石头,让孩子们玩树叶拼画或选择在石头上作画的游戏,更是趣味无穷。这样,使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笑容就会飞到幼儿的脸上。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要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在游戏中,幼儿的感觉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展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