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症状干预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集束化护理对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症状干预的效果观察

邵鑫鑫

邵鑫鑫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贵州遵义563100)

【摘要】目的:观察讨论集束化护理用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后低钙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配对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60例,按照性别、年龄(±5岁)、体重指数(±20%)、手术方式等1:1配对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在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对照组遵医嘱行甲状腺疾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甲状腺术后护理外,还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采用量化指标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降低甲状腺疾病术后手足抽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术后低钙的自我警惕性及对术后并发症早期症状的重视程度,提升患者术后疗效,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甲状腺疾病术后并发症风险的评估及处理能力。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甲状腺术后;低钙症状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211-02

近年来,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就已高达12.8%,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甲状腺疾病最重要的疗法之一就是手术治疗。集束化护理(clusterbasedcare)定义为集束治疗策略或集束干预策略,是指为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而集合一系列护理措施,这是循证医学的有效应用到护理实践的具体表现[1]。自美国健康研究所提出集束化干预(bundlesofcare)理念[2]以来,集束化护理在我国也日趋普及,在ICU普及较广,而在外科病房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次将集束化护理在甲乳外科开展运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对甲状腺疾病术后并发症风险的评估及预防处理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前瞻性配对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进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60例,年龄为32±9.36岁,按照性别、年龄(±5岁)、体重指数(±20%)、手术方式等1:1配对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

1.2方法

1.2.1人员培训

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成立甲状腺术后患者护理管理小组,确立组长。为减少交接,实施8h上班24h负责制,便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评估,确立护理关键点,并经常与主诊医师沟通,结合诊疗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对护理管理小组的全体护士进行集束化护理讲座,学习集束化护理实施方法,使之能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沟通示范。

1.2.2实施

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甲状腺癌根治术后至出院期间,对其实施计划护理。

1.2.2.1对照组

按照普通甲状腺术后患者常规护理,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1.2.2.2实验组

除了普通甲状腺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外,还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1)定时检测患者血钙,结合结果及时予以补钙等治疗;(2)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疾病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术后低钙症状的重视程度,及早地发现患者有无四肢指端麻木及抽搐症状,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配合治疗;(3)指导患者进食低磷高钙的食物;(4)四肢指端按摩:反复推展按摩患者四肢指端,3次/日,10分钟/次;(5)对发生低钙症状的患者及时处理,尽快缓解其症状,减轻痛苦;(6)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保护、下床搀扶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如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1.3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1.3.1统计术后至出院期间发生手足针刺感的患者例数,并询问患者手足针刺感的耐受程度。

1.3.2统计术后至出院期间发生手足抽搐的例数。

1.3.3将患者术后未发生手足针刺感和抽搐归为护理效果优异,将仅发生轻度手足针刺感(症状不显著,能自行耐受)归为护理效果良好,将发生严重手足针刺感及抽搐归为护理效果欠佳,将因发生手足针刺感或抽搐而引起不良事件(因患者手足抽搐,活动能力下降导致床旁跌倒)归为护理效果差。总有效率=(优异+良好)/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构成差异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P<0.05。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21例术后未发生手足针刺感和抽搐等症状,7例发生轻度手足针刺感,2例发生严重手足针刺感及抽搐,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术后未发生手足针刺感和抽搐等症状,6例发生轻度手足针刺感,7例发生严重手足针刺感及抽搐,1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效果评价结果详见表。

3.讨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包含了一组措施,一个集束一般包含3~5个元素,每个元素不仅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且经临床证实都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这些元素因各种原因并没有被完全贯彻执行。集束化护理就是为提高实施的完整性,将这些措施捆绑成一个集束共同实施。复习文献[3-4]我们发现,集束化护理过去在预防及早期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较多,且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在外科术后预防并发症也多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并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的临床护理。本组病例将集束化护理运用于甲状腺全切除或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观察其常见手足针刺感及抽搐等并发症,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集束化护理在对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症状的干预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甲状腺术后患者血液内钙离子降低,通常会使患者出现手足针刺感及四肢抽搐等症状,定时有效的检测患者血液内钙离子的情况,并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轻上诉症状,从而减少患者痛苦。通过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宣教甲状腺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对疾病能有一定的认识,引起重视,能够较早地发现并发症,及时向医护工作者汇报情况并及时处理。回顾对照组的患者,发生术后重度麻木及四肢抽搐甚至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相对较多,主要是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并发症的初期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延误了治疗。甲状腺术后患者在饮食结构上普遍存在误区,为增进营养,会摄入大量的肉类、乳品和蛋类等含磷较高食品,但忽视了此类食物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

集束化干预措施并不是全新的护理措施,而是充分地实施那些已经被临床实践证实了的方法,是优化医疗质量和患者转归的一种结构化方法[5]。集束化护理研究者应根据循证护理的证据的不断更新,来不断优化集束化护理措施,使之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完善科学的质量考核标准,让护士了解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及优势,并对各项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重点培训,将每一项护理措施落实到患者身上,才能对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症状产生高效的良性干预。

【参考文献】

[1]张岚,宋婷婷,戴世英等.集束化干预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38-2040.

[2]WipC,NapolitanoL.Bundlestoprevent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howvaluablearethey?[J].CurrOpinInfectDis,2009,22(2):159-66.

[3]李海珍.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在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98-5599.

[4]陈秀霞.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118-120.

[5]陈齐红,郑瑞强,林华等.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预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79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