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体会

朱晨钧

朱晨钧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包头014100)〖BT)〗

【摘要】目的观察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通淋排石汤和西药相结合治疗,每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6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62例痊愈,总有效率达9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6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0-116-01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的“石淋”、“砂淋”、“血淋”等范畴。可引起泌尿系损伤、梗阻、感染等。中医病机是肾气虚弱,下焦湿热。肾虚则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清利失职,复因湿热蓄积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砂石,小者成砂为“砂淋”,大者成石为“石淋”[1]。治疗以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为主,配合行气利水之法。我院自2006-2011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讨论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6.5岁。结石部位:肾脏12例,输尿管35例,肾、输尿管混合21例。所选病例均经腹部B超或X线平片确诊为泌尿系结石,且边缘光滑,结石最大者1.1cm×0.8cm,最小者0.4cm×0.3cm,伴有肾盂扩张者8例。

2治疗方法

2.1中医药治疗方法自拟通淋排石汤:金钱草60g、海金沙30g石苇20g、车前子20g、萹蓄30g、瞿麦30g、鸡内金15g、大黄10g、威灵仙15g、冬葵子15g、杜仲10g、续断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1剂,分两次服用。服药半小时后多做跳跃运动。加减:结石体积较大者加皂刺10g、三棱10g、莪术10g,气虚者加黄芪20g、党参12g;肾阳虚者加肉桂6g、附片6g;腹痛较甚者加白芍15g、当归10g;尿中带血加小蓟20g、生地20g、藕节20g以凉血止血。

2.2西药治疗: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肾绞痛者可以肌注阿托品0.5mg或杜冷丁50mg,止痛后可服用通淋排石汤治疗或碎石机碎石。

2.3结石消除后再每日服金钱草30g,开水泡代茶服用一个月,并定期复查B超。

3治疗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

31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尿中有结石排出,B超复查正常;

312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B超复查结石位置下降,但未排出体外;

313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B超复查结石无明显变化。

治疗68例患者中56例痊愈,5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1%,结石排出最快者服药5剂,最慢者服药36剂。

4讨论

泌尿系结石发病突然,疼痛剧烈,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并沿腰部向大腿根部、会阴等处放射;可出现血尿或脓尿,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

西医认为,本病与尿路感染、尿液滞留、尿钙增加、营养、异物、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嗜食辛热肥甘或醇酒太过,酿成湿热。通淋排石汤方用金钱草、冬葵子,利水通淋排石,解毒消肿,排除结石,为主药,海金沙、石苇、车前子、萹蓄、瞿麦既通淋化瘀止痛,又能消除积水,增强排石之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当归有行气、补血活血之功,肾虚者腰痛给予杜仲、续断壮腰益肾,排石利湿而不伤肾气之源,而鸡内金、威灵仙又能溶解砂石,并导之排出。虚实并见,当标本兼治,黄芪、党参升补正气,推动血行,以利于驱石外出。服药后跳跃可使结石下移排出,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针对结石嵌顿引起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产生绞痛时,可配合平滑肌扩张药黄体酮。

本文所述排石方综合了多味中药的药理作用,依据方剂的主辅佐使立法,充分发挥药物的排石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M]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8〖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