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治桥头跳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谈如何防治桥头跳车

陶勇

(阜宁县公路管理站,江苏盐城224400)

摘要:桥头跳车目前是我国公路质量的通病,作者试着简要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危害、产生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桥头跳车;防治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交通事业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人们对公路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头跳车目前是我国公路质量的通病,如何有效解决已成为当务之急。

桥头跳车是指在桥梁与路基交界处,由于桥台与路基沉降不一致,造成桥头处出现错台,致使车辆行驶到这一区域时,产生颠簸、跳跃的现象。

1桥头跳车的危害

1.1降低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

为防止桥头跳车,车辆被迫慢速通过,严重降低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

1.2降低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桥头跳车产生的冲击和颠簸,极大降低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驾驶人员对车辆的正常操控,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1.3严重降低公路和车辆的使用寿命

桥头跳车产生的剧烈冲击,对道路、桥梁支座和伸缩缝造成较大的破坏,严重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剧车辆机件、轮胎等的磨损,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

2桥头跳车的产生原因

2.1刚柔突变

桥台一般采用刚性很大的坚石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属刚性体。而与桥台相连的道路,相比则具有刚性较小、柔性较大的特性,属弹塑性体。这种刚柔突变最终导致路基的变形量大于桥台的沉降量,形成错台,错台必然造成桥头跳车。

2.2台背填料的影响

台背填料一般多为渗透性材料,施工中的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也不能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在其自重及车辆荷载作用下,孔隙率逐渐降低,填料逐渐压实,在一定期间内产生压实沉降,形成桥头跳车。

2.3路基沉降

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多有软土。由于软土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等一系列特点,在车辆荷载特别是超载作用下,非常容易引起沉降。同时为了满足被交公路、航道等净空要求,桥台后的路基填筑高度一般都较高,由此产生的应力也相对较大,更容易引起路基沉降,且往往持续多年

2.4施工管理不到位

由于台背回填过程中工作面相对较小,只能使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施工。此时如果施工管理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三分法”施工,回填速度过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极易造成工后沉降大且不均匀,从而引起跳车。

3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3.1桥头设置过渡段

考虑到刚柔突变,在路基和桥梁的连接段可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分为两种:一种是路面类型过渡。根据桥涵的长度和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等情况,在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后(一般为3~5年),再改铺原设计的永久性路面。常用的过渡性路面类型有预制水泥混凝土六棱块(边长34.6cm、厚20cm)、条石铺砌(25cm×25cm×40cm)或沥青表处过渡层等。水泥混凝土六棱块和条石铺砌最大优点是翻修处理速度快,但不易铺砌平整,行车舒适性得不到保证,且砌缝必须进行防水处理,一般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沥青表处过渡层类型,其最大优点是出现较大沉降时,只要及时补充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即可保证行车通畅、舒适。另一种是搭板过渡。设置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搭板逐渐过渡至桥梁结构物上,车辆行驶不致于产生跳跃。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常取3~15m。超过8m时,宜设计成两段式或三段式搭板。搭板的近台端一般搁置在桥台前墙顶面或其牛腿上。当桥头道路为刚性路面时,搭板的纵坡可采用与路面设计纵坡平行方式即平置式搭板;当桥头道路为柔性路面时,则搭板的远台端常置于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即斜置式搭板。为预防搭板下沉,也可在搭板上先铺设一层沥青面层,通车后搭板若下沉时,则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

3.2合理选用回填材料

台背回填应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透水性好,并且压实速度快,加载后能迅速完成变形的填料。粉煤灰无疑是上佳的选择,其具有最大干密度(0.9~1.2g/cm3)和相对密度(2.1~2.2t/m3)均低于一般细粘土20%以上的优良特性,可以极大减轻填方土体对路基的压力,最大限度减少路基沉降,降低处理费用,非常适用于处理软土路基,且路基越软弱,沉降量减少越显著。

3.3预压与沉降补方

预压处理就是在拟建桥台处先填土预压,待路基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后,挖去填土再建造结构物或者为了加速路基固结下沉,在填筑时,先把土填得比设计标高高一些,待沉降稳定后再挖除超填部分。填土预压时间越长(预压周期通常为一年),工后沉降就越小。但对于在预压期间低于原定预压标高以下的均需及时补填,应每月测定路基顶标高并补填一次。严禁在预压期不补填,在预压后期或在路面施工时一次补填的做法。这种预压或超载预压的方法,可以说是处理软弱地基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解决桥头的跳车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台后填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3.4严格控制台背回填质量

台背回填宜在完成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涵上部结构吊装之后,在处理后的基底顶面上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沟之前进行,同时注意结构物两端对称回填施工。压实质量是影响台背回填沉降量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台背回填工作面较小,只能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必须严格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宜取10~15cm内)和碾压遍数。对于机械碾压不到之处,应及时采用人工补充夯实,必须对每层回填质量及时检测,力求保证压实度达到96%以上。

4结语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根据工程实际,综合考量,综合治理,才能消除或避免“桥头跳车”病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闫程社.防治桥头跳车的新技术[J].河南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