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护理

冯丽

冯丽(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骨三科广西柳州545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337-02

【摘要】目的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专科常规护理,使患者能尽快下地活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7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PVP术后,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二天患者均可随意下地活动。结论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能使骨折椎体达到即刻稳固、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技术,护理时应重视并发症的观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功能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长寿,我国人口老龄化使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所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的7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通过PVP的治疗,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性23例,年龄54-88岁,平均71岁,女性47例,年龄52-89岁,平均70.5岁.,其中L1椎体16例,L2椎体4例,L3椎体3例,L4椎体3例,L5椎体1例,T10椎体8例,T11椎体3例,T12椎体15例,主要症状为骨折相应部位及腰背部疼痛,直立,行走困难,无明显脊髓损伤。X线和MRI检查,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1.2手术方法局麻,取俯卧位,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定位病椎椎弓根,将调好的骨水泥在C型臂监视下注入椎体内。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知识缺乏,怀疑椎体成形术的效果,这时责任护士应该让其了解骨折治疗全过程,告知患者手术是安全,有效,损伤少,恢复快的高科技方法,并介绍同病种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术前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备皮更衣,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及轴线翻身等。遵医嘱备好药品(2%利多卡因1支,碘海醇1瓶,0.9%氯化钠10毫升等)送患者去手术室进行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患者术毕返回病房时,去枕平卧2小时,目的是确保骨水泥充分凝固,同时压迫伤口止血。术后交代注意事项,心电监测2-6小时,必要时吸氧。

2.2.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大小便情况及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等炎症反应。术后一过性发热及疼痛加重是术后常见症状[1],以局部疼痛加重最常见,经休息或服用止痛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2.2.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脊髓神经的功能。观察脊髓神经有无压迫症状[2]。骨水泥注入椎体后如发生渗漏,就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双下肢感觉运动乏力,活动障碍等,本组无异常发生。

3功能锻炼指导

3.1术后视患者的情况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3.2术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术后第一天直腿抬高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术后第二天在护士的帮助下佩戴好腰围下床活动,若无不适,可以自由活动。术后3-5天,教会患者做5点式或3点式或拱桥式或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肥胖者,脊柱后凸严重者及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不适合做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3]。

3.3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健康宣教。定期回院复查。患者路途遥远,需乘车时,最好取侧卧位,坐车返回时佩戴好腰围。起床之前先带好腰围,躺下后再解下腰围。3个月内避免弯腰负重。指导患者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增加维生素D,有利于钙离子的吸收。另外,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应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等。如病情允许可适当练习太极拳等适宜运动,以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的危险[4]。

4结果

本组7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2-24h内即可翻身下床活动,胸腰背部疼痛完全缓解者50例,术后72h才完全缓解者18例。2例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术后常规摄片,原压缩椎体高度恢复20%-50%,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一个月后均做随访,疼痛完全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5讨论

PVP技术是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本组有2例在术后一年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因此在椎体成形术后,应继续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者因采用钙片加阿法骨化醇及降钙素及阿伦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配合户外活动,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很好的防治措施,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785.

[2]俸伍凤,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

[3]殷铁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J]广西医学.2006.28(10):1663-1664.

[4]罗仕兰,何明菊.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