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疼痛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郑菊

郑菊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222002)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使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对比,疼痛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减轻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不仅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常规护理;疼痛护理;产科;剖宫产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257-02

剖宫产本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剖宫产术后疼痛剧烈,如处理不当,不仅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1]。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2]。因此,对于行剖宫产的产妇,如何能够有效地缓解和控制术后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院于2013年6月起对部分剖宫产产妇进行了疼痛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使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均5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孕周37-41周,两组产妇均身体健康,肝肾功能正常,无内外科并发症,没有发生母婴分离情况,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用药一致。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麻醉用药、新生儿性别、手术方法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术后24小时评估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

1.2.1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及产妇阴道流血量的观察,同时根据产妇的情况及时给予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和乳房护理、会阴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产后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疼痛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环境改善、预防疼痛护理、镇痛护理。

1.2.2.1心理护理和环境改善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产妇心理需求和鼓励其对疼痛的表达,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产妇对疼痛耐受能力;另外还要给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产妇对舒适的要求,指导并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通过听音乐、交谈、抚摸等多种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其对疼痛的关注;控制探视人员及外界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产妇愉悦的情绪;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快速、准确、轻柔;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实施,对可能会引起疼痛的护理操作要提前告知产妇,让其有所准备。利于产妇疼痛的减轻。

1.2.2.2预防疼痛护理向产妇及家属讲解疼痛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提高其对疼痛的认识、帮助其了解疼痛评估的方法,增加产妇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3]。术后产妇要保持舒适的体位,在深呼吸或咳嗽时,要按住切口,防止牵拉缝线而引起的疼痛;在翻身时要注意不要压迫、牵拉尿管,以免造成拉扯疼痛。

1.2.2.3镇痛护理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手术切口、子宫收缩、精神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因素,其中手术切口和子宫收缩是疼痛的主要原因。子宫收缩引起疼痛又称宫缩痛,产后三天内最为严重,子宫收缩时切口疼痛会加剧[4]。管床护士应严密观察产妇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强度,开始的时间。并对产妇的疼痛进行生理、心理综合评估[5],对于宫缩过强者给予按摩及热敷,对于轻度疼痛者给予分散注意力、听音乐等辅助疗法,而疼痛较重者则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1.3观察指标:(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6],应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监制的VAS卡,将10cm的卡分为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强:I级:轻度疼痛,<3cm;II级:中度疼痛,3—6cm,Ill级:重度疼痛,>6cm。(2)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VAS评估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Ⅰ级产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产妇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组患者VAS评估情况比较

注: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对剖宫产妇来说术后疼痛护理非常重要,因为害怕自然分娩时的阵痛是一部分孕妇选择手术的原因,术后疼痛也是影响产妇不愿早期活动、早期实施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7]。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体现了人文关怀,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西英.剖宫产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4):201.

[2]毕娜.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5):21-214.

[3]金丽慧.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71-72

[4]徐碧青.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36-37

[5]陈宽苗,赵化林.疼痛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2):157.

[6]徐迎春,万学英,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29-332.

[7]张凤玲,韩霞.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诊,2009,(10):1734-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