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法及机械振动排痰法在ICU患者呼吸道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密闭式吸痰法及机械振动排痰法在ICU患者呼吸道护理观察

李巧刘洪玲胡学雪晏文婵

李巧刘洪玲胡学雪晏文婵

(文山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文山666100)

[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法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痰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密闭式吸痰法;振动排痰法;呼吸道护理;观察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的建立后,失去了正常情况下鼻腔对空气的消毒过滤、加温、保湿和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如不注意气道护理,及时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患者常因痰液阻塞导管导致通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烦燥不安、呼吸困难、紫绀、甚至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死亡。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而吸痰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1】。本文通过对67例人工气道患者行采用2种排痰方法进行气道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气道患者67例。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18-81岁,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①均履行知情同意书;②入院前未合并有呼吸道感染;③无严重营养不良;④ICU住院时间预计>3天;⑤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6-34;⑥无心肺禁忌证。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合并有感染者;②烧伤患者;③合并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者;④血气指标不正常;⑤深昏迷患者;⑥肿瘤、肺纤维化、尘肺和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

1.3方法

2组患者入住ICU后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法联合应用,对照组则采用密闭式吸痰法,2组其他护理方法相同。机械振动排痰法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机,接上叩击接合器,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一手扶稳患者身体,另一手持叩击头手柄,直接将叩击头作用于背部肺部下叶处,提起叩击头,向上移动,放在另一个部位,进行叩击,顺序为右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左侧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背部-脊柱-胸骨【2】,要缓慢有次序地移动,使积蓄的痰液从毛细支气管振落,流向大的支气管,在下叶部及肺部感染部位,可叩击时问长一些,同时加大一些压力,操作中,避免快速、随意移动,避开胃肠、心脏部位。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出汗等症状。排痰后,患者保持侧卧位10~15分钟体位引流后吸痰。每天3次,每次10分钟。操作后记录研究对象的痰液量、痰液颜色、性质。

1.4观察指标观察第一天的SpO2、排痰量、排痰次数、痰痂形成、痰液喷出率情况。

1.5统计处理采用SPSSl7.0数据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痰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气道护理情况比较

项目观察组对照组P值

第一天SpO2(%)97.4±2.296.5±2.6>0.05

排痰量(ml)36.7±11.230.3±8.5<0.05

吸痰次数(次/天)15.2±2.524.5±3.3<0.05

痰痂形成15<0.05

痰液喷出(次)03<0.05

3讨论

ICU在行机械通气过程中,护士要重视和做好气道护理,如充分湿化、有效排痰以及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吸痰是ICU患者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以往,开放式吸痰法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可以明显减少痰液量,却由于需要采用反复插管负压吸痰,显著增加了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危险,并且提高了气道感染发生率。人工叩背是以往促进ICU患者痰液排出的护理方法,但该护理方法仅限于肺部的浅层,对于痰液积聚在支气管远端的最低位的患者效果较差,且频率不易控制、力量不均匀、不持久,带给患者的不适感较为严重,排痰效果不佳,而且该方法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较方便简捷、设备简化,护士操作很容易,且能有效减少每次吸痰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监护质量。体外振动排痰机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进行的,能同时提供两种力(垂直力:松弛及液化;水平力:定向排出),这种排痰方法不受患者体位的影响,力量均匀、持续,频率稳定,患者身体摆动较少,不易发生脱管,耐受程度较好。而且振动排痰法同时也可使患者肌肉松弛,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增强咳嗽放射【4】。

通过对上述67例患者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机械振动排痰法配合密闭式吸痰的治疗模式,提高了吸痰的效率和排痰的效果,避免了机械性肺部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季业娟.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57-1058.

[2]杨丽阳,李文职.多频振动排痰机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J].上海护理,2013,13(4):62.

[3]程国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影像[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0):66.

[4]张志刚,张彩云.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成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