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分析连维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分析连维坡

连维坡

连维坡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中心卫生院024311)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治疗组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气,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股腹沟疝气的理想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25-01

腹股沟疝是在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1],可成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当患者出现咳嗽以及体力劳动时病情加重,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容易出现肠袢坏死、穿孔以及感染等症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腹股沟疝气修补的主要的手术方法,自运用无张力手术治疗以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55岁,平均年龄(20.7±3.3)岁;观察组男33例,女7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26.1±3.5)岁。手术入选标准:①无其他急慢性疾病;②健康状况良好且近期内无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③凝血功能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里的40例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里的40例缓则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运用硬膜外麻醉,用常规的疝气切迹,在明确疝囊后做疝囊壁切开的处理,采用丝线对疝囊进行结扎操作。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行腹股沟横纹小切口经外环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操作为:将腹股沟横纹皮肤切开1.5cm,分离皮下组织,血管钳钝性分离至外环口,分离提睾肌后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横断疝囊或整个剥离疝囊后,游离至高位(术中以见到腹膜外脂肪为标志),结扎加贯穿缝扎疝囊。检查疝囊结扎完整,创面无出血,回复睾丸至阴囊内,缝合皮下一针,最后用胶带粘合[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后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手术,对疝囊缝扎后医师将成型的疝囊底部与伞状填充物尖端进行固定缝合。然后将尖端朝向腹腔方向自环口塞入,塞入后底部与内环口的边缘一致,最后进行相应的缝合固定即可。

1.3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病情的复发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α=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2.5±4.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41.5±4.7)min,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相关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56.8±1.5)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62.3±8.3)h。由此可见,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1例,治疗后复发0例;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阴囊水肿5例,治疗后复发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且术后容易复发。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传统的疝气手术治疗,主要就是通过对患者腹股沟管附近的不同组织进行高张力的缝合,以此来达到对腹壁薄弱和缺损的地方进行修复的作用,这种手术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临床运用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就是患者的疼痛感强、切口面积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出血明显等,这些都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的影响了患者的恢复,形成了高复发率和并发症的现象。本次研究我院在治疗腹股沟疝气时分别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法,结果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治疗方法(P<0.05)。医院在手术操作时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解除患者家属的顾虑。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仍然存在不同的并发症。本次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深受家属的欢迎,同时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说明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股腹沟疝临床治疗中具有并发症少,术后病情不易复发的优势。这提示针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实施TEP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复发率与手术发热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张进,胡季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8:2647-2648.

[2]韩立东.用不同手术疗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97-198.

[3]谷兰石.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