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项目中施工质量、工期、成本的辩证统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刍议建筑项目中施工质量、工期、成本的辩证统一

王新

王新(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266100;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山东潍坊262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在确保实现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达到这些,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并运用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组织措施对这些目标实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成本质量工期对立统一

一、施工项目“三目标”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需要,大量工程建设项目涌现,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商机。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国家收紧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重大挑战。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盈利能力、获得最大利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成果。

工程项目三目标指的是工程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建筑工程产品适合于某种规定的用途,满足人们要求所具备的质量特性的程度。工程施工工期,是指构成固定资产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从正式破土动工,到按设计全部建成、竣工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时间。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质量、成本、工期为工程施工项目的三大目标,正确认识三大目标的相互关系,在施工中严格掌握、控制,是施工企业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二、质量、工期、成本的对立冲突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工期、成本作为三个重要的管理目标,三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在追求某一个目标最优时,其他两个往往受到冲击,产生矛盾。

1.提高质量对工期、成本的负面影响。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若确定较高的质量目标,则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都要受到相应的控制,才能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一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指挥者和实际操作工人应由技术水平高、技能强、经验丰富的人来完成,势必导致人工工价、待遇会相应提高,有些工序需要工人精雕细琢,也会增加消耗的工日数量。二是施工机械的要求也不同,陈旧设备必须更新换代,投入使用的应该是性能好、先进技术运用程度高的新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周转摊销费用高。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必须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难题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花费足够的时间来完成。

2.缩短工期对项目成本、质量的负面影响。当确定较短的工期目标时,则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都要受到相应的控制。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为了使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对工期有利的因素,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又势必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如为了赶工期,人为地增加夜班次数和人数,会造成夜间施工费、管理费的增加以及降低质量标准等。

3.降低成本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负面影响。确立了较低的成本目标,为了求得最大的利润,施工时必然会使用质次价低的材料,施工人员也因工价低只能聘请技术等级低、素质低的工人,安全费用、管理保障费用投入过少。如果这样的话,不仅保证不了工程质量,还会增大成本、延长工期,出现安全事故,使控制质量、成本、工期的目标难以得到实现。

三、质量、工期、成本的协调统一

质量、工期、成本三者之间有对立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三者之间统一的一面。一旦确定了合理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三者之间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形成一种同频共振的积极局面,既维护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也保证了房屋质量、客户信赖。

1.保证质量对工期、成本的正面影响。施工中如果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就会减少因质量缺陷、安全事故而引起的返工、窝工,相对地缩短工期,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目标,避免了返工、窝工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违约、诉讼等连锁费用,也减少了建筑项目交工后双方约定保修期内的日常维修保护保养费用,从而节约成本,达到了以质量保工期、成本的局面。

2.合理工期对质量、成本的正面影响。当确定合理的工期目标时,各分项工程的衔接比较连贯。由于某一单位工程需要劳动者的数量相对固定,所以劳动者的强度由于时间的合理,基本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合作配合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安全事故发生得少或不发生,从而有利于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保证,避免负面成本的二次投入,从而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总体成本的均衡性。

3.合理成本对质量、工期的正面影响。确立合理的成本,根据一份价钱一分货的原则,施工所用的材料、人工也能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合理成本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能够保证施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激发施工企业的奖励惩罚措施,促使施工企业用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综合管理上,更加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系统管理,重视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和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合理组织施工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施工,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而且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四、着力实现质量、成本、工期目标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质量、成本、工期目标是对立与统一的,在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所有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他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在质量、工期、成本三者中,质量是生命,成本是根本,工期是体现。质量最重要,它在三者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当质量与工期发生矛盾时,工期让步;当质量与成本发生冲突时,也选择质量。

1.正确处理施工工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无论工期有多紧张,工程质量的标准是不能改变和降低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若工期过紧,一直采用突击性加速施工,工程质量必然会下降,施工工效必然会下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工期,且必须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起符合企业自己实际的质量保证体系,随时加强过程控制,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与返工。

2.正确处理施工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合理工期范围内,缩短工期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工作进度,最大限度地组织各项工作的同步交叉作业,科学地确定建设工期。组织均衡施工要合理组织各工种的工人,在同一时间配合施工并连续作业,保证适当的工作面;同时要使施工机械尽量发挥连续使用的效率,最终按计划、按进度完成施工任务。

3.正确处理施工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地组织施工生产任务,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质量验评标准、施工规范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技术组织措施,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要按照国家规范验收标准组织连续、均衡的施工,同时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推动科技进步,满足对质量、成本的目标需求。

参考文献

[1]温春金浅论施工工期与施工质量及成本的关系[J].城市建设,2010,61,318-319。

[2]谢忠强质量、工期、成本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J].福建建筑,2008,57,(1),68—70。

[3]田家琳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与优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3),42—44。

[4]朱长清质量成本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5,88,(4),91—95。

[5]于文凯刘伟对建筑成本管理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1,(6),27—28。

[6]王健刘尔烈骆刚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04,(2),148—153。

[7]岳振国浅谈项目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的协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2),44—45。

作者简介

王新,女,1984—,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