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艾灸疗法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

李心爱

李心爱(山东蓬莱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山东蓬莱265600)

【摘要】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1]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常规方法对褥疮的防治存在诸多不足,给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1]每年约造成了许多不利因素。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褥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艾灸褥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00-02

褥疮古籍称之为席疮、印疮[2,3],乃因久着席褥而成。本病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如枕、臀、肩胛、肘尖、脊柱、尾骶、股外粗隆、坐骨结节、足外踝、足跟等处。初起皮肤发红或紫黯,很快形成黑色腐肉,继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自觉疼痛。中医认为本病乃因久病卧床,气血亏损,而久着席褥,局部受压而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气血郁滞,以致局部失养坏死,若破损后更易染毒,溃腐成疾。现代医学认为褥疮是因局部长期受压,而致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本病一般按临床进展分为[4]I期(红肿期)、II(水泡期)、III期(溃烂期)、IV(收口期)。如果护理不当会引起败血症,后果不堪设想。自2009年以来,通过对40例褥疮患者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40岁以上的我院住院患者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46~82岁,平均67岁。病程10~60天。压疮面积最大10cm×8cm,最小2cm×1cm。

1.2入选标准首次发生在四肢或躯干Ⅱ期和Ⅲ期压疮(Shea分期法)[5]。且近一周未接受局部或系统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后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局部疼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1.3疗效评定指标(肉眼观察)每周记录一次皮损处创面愈合情况。痊愈:溃疡结痂并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显效:溃疡结痂,溃疡面积缩小;有效:溃疡面积缩小变浅,渗出减少;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2治疗方法

艾灸防治疾病由来已久,《尔雅》谓艾为冰台,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晋张华《博物志》云:“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6]。”灸疗法是蒙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灸法有金灸、银灸、艾灸3种灸法[7]。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8,9],灸法具有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回阳固脱等功效[10]。艾灸无论是用艾烟还是用艾火熏烤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因为艾灸的药物疗效和中药艾叶的入经入络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在众多中药中独选艾叶作为施灸的材料[11]。《针灸资生经》中记载艾灸疗法医案三十二则,均有人名、病名、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内容非常充实[12]。艾灸疗效神奇、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艾灸疗法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2.1局部治疗Ⅱ期、Ⅲ期压疮均在无菌操作下常规清洁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如为感染性伤口,先用20ml注射器抽取3%双氧水涡流式冲洗创面3~4次后,再用生理盐水将双氧水冲洗干净。有坏死组织应清除。如伤口红润,无明显分泌物,则使用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伤口。因双氧水有细胞毒作用,过多使用双氧水可能对新生组织造成损害。

2.2具体操作:将艾条点燃后在距患部3cm处温和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注意匆使燃烧的艾球掉下,以免烫伤病人皮肤。每个部位l0~15分钟,每天1~2次,根据情况选择,10天为1个疗程。每个部位施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环。褥疮多发者应经常变换体位施灸。据文献报道,经过l~2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8例,好转l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2.3通过艾灸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温通气血、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的目的,从而使褥疮创面干燥,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了换药时所致的褥疮表面出血及疼痛,并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除,从而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避免了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简便易行,疗效迅捷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2.4褥疮的常规护理及预防

长期卧床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是易并发褥疮的高发人群,对于这样一组人群护理人员在积极治疗同时,要耐心细心做好护理预防工作。勤翻身,坚持每1~2h一次,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注意翻身后体位的摆放,骨突出部位用软枕、气枕、气垫等垫起。预防褥疮的关键在于清楚其危险因素,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来说,压褥很容易发生,但同时也可通过良好的护理避免其发生。且病人年龄越大,原发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治愈越难。

3结果

其中38例Ⅱ~Ⅲ度褥疮在4~15天内愈合,2例Ⅳ度褥疮在15天内疮面范围明显缩小,疮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结论:艾灸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肯定,且简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4讨论

4.1近年来,对于压疮创面的处理,虽然提出了不少新的治疗方法,但仍然是护理上的一大难题。压疮严重感染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住院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2中医的艾条有活血、祛寒湿、通经络、消淤散结的功效。艾条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能使局部温度增高、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及组织缺氧,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促进创面的愈合。

4.3涡流式水流冲洗法清洁伤口,其优点是取材方便、灵活、清洁效果明显,特别是对腔洞和窦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此外,对新生肉芽组织不产生任何机械性损伤,病人无不适感,依从性和耐受性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易容.卧床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9(3):151-152.

[2]宋兆友.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M].1996:261.

[3]禤国维.皮肤性病中医治疗全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第4版,1998:276.

[4]徐三文,姜国良.皮肤病中医外治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版,2007:239.

[5]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5-136.

[6]王稼.冰台医话[J].中医药通报,2008,7(6):11-13.

[7]确杰,布丽根.艾灸疗法的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2(12):28.

[8]邱茂良,张善忱.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一针灸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2.

[9]陈日新.开通经络疗诸疾[J].家庭健康,2008,(12):46.

[10]周恩华,吴焕淦,谭琳蓥等.艾灸疗法的思考及运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695-1696.

[11]单桂敏.艾灸治疗,重在体会[J].中华养生保健,2009,(8):31.

[12]马力群,秦文敏.浅析《针灸资生经》艾灸疗法医案特色[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