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眉山市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

张宗银龙鸿川罗安志黄志敏吴云李学如

张宗银龙鸿川罗安志黄志敏吴云李学如(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眉山620010)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135-02

【摘要】目的探索眉山市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交通事故伤的时间、地点、受伤人员的性别和年龄职业及受伤程度、事故类型及事故点道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0-50岁人群是交通事故伤高发人群,每天7~9时、16~18时,每年1,2,12月是交通事故伤高危时段,摩托车现已成为最高发交通事故的交通工具。结论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已成为人身伤害重要原因。

【关键词】颅脑损伤流行病学事故交通眉山

TheInvestigationonHead-InjurybyTrafficAccidentinMeish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ead-injurybytrafficaccidentinMeishan.MethodsUsinga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toanalyzethedistributionoftime,place,injuredperson’sgender,ageandoccupation,damagedegree,thetypeofaccident,road’scondition.ResultsPeopleof40-50year-oldshaveahighriskoftrafficaccident.Thehigh-riskperiodisfrom7amto9am,alsofrom4pmto6pm.TherearemoreaccidentsinJanuary,FebruaryanyDecember.Motorcyclehasahighestriskoftrafficaccident.Conclusionhead-injurybytrafficaccid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asonofpersonalinjury.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意外伤害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2.9%[1],而颅脑创伤作为创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的首要原因[2]。我院系眉山市120急救医院,每年收治大量颅脑损伤病人。现将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给予流行病学分析,总结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特点,为改善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员2238例(排除市外受伤后转入我院治疗病人),其中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病员共1945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调查2009~2010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病例情况,包括事故类型、时间、地点、受伤人员的性别和年龄职业及事故点道路情况、入院时GCS评分;使用EXCEL2003录入《2010眉山市交通事故颅脑损伤调查表》;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受伤人员构成

2.1.1性别年龄构成:1945例病员中,男性伤员1157人(59.5%),女性788人(40.5%),男女比例约为3:2;年龄从1岁至87岁,平均年龄(41.9±13.4)岁;以2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其中以40~50岁最多(28%)。

受伤人员年龄构成表

2.1.2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以下居多,尤其小学文化及文盲最多(45.5%)。文化程度越高,所占比例越小。

文化程度构成表

文化程度人数构成比(%)

文盲及小学文化88545.5

初中文化52627.0

高中及中专39820.5

大学本专科1155.9

硕士及以上211.1

2.1.3职业分类以农民最多,学生次多。

2.1.4发生事故时状态分类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受伤403人(20.7%),乘客358人(18.4%),行人1184人(60.9%)。

2.2交通事故伤时间段

全年时间段,以1,2,7,8,12月为交通事故伤高发月。月时间段内,交通事故呈散发状态,无统计学意义。周时间段内,工作日比周末多发。具体到天时间段,以每天7~9时、16~18时为高危时段。白天发生1229例(63.2%),夜间发生716例(36.8%),白天明显比夜间高发。

2.3交通事故类型

2.3.1肇事车辆类型本调查中,四轮机动车(包括轿车,货车,客车)肇事434例(22.3%),四轮机动车与四轮机动车相撞56例,四轮机动车与摩托车相撞209例(包括两轮及三轮摩托车),四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114例,四轮机动车撞行人55例。摩托车(含两轮及三轮)肇事1383例(71.1%),其中摩托车与摩托车相撞584例,摩托车与非机动车相撞368例,摩托车撞行人431例。非机动车肇事128例(6.6%)。由此可见,摩托车肇事率最高,与摩托车相关事故病例数1592例,占81.8%。

2.3.2道路情况本调查中,高速公路伤受伤89例,占总数4.6%,市区道路上受伤257例,占13.2%;非中心城区场镇道路上受伤398例,占20.5%;干线道路(省道、县道)上受伤784例,占40.3%。乡村道路上受伤417例,占21.4%。

2.4受伤程度分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3]。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3~8分为重型脑伤,9~12分为中型脑伤,13~15分为轻型脑伤。本调查中,轻型脑伤813例,占总数41.8%,中型脑伤636例,占总数32.7%,重型脑伤496例,占总数25.5%。接受开颅手术治疗482例,其中入院后立即急诊手术439例,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加重须手术治疗43例。治愈出院共1809人,死亡136人,死亡率6.99%。

3.讨论

颅脑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在创伤致死者中有1/2以上的病例为颅脑损伤所致。在我国,每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为100/10万人。我市交通事故所致的颅脑损伤亦居高不下。

由于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现40至50岁人群成为本地主要的社会活动群体,因而成为交通事故的主体。受教育程度愈高的人群,由于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越低。

每天7~9时、16~18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挤,多数摩托车速度快,导致交通事故高发。1、2、12月因多雾致天气条件差,且正值年终,各种社会活动频繁,交通事故多发。7、8月由于天气炎热导致驾驶员烦躁,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摩托车现已成为最高发交通事故的交通工具。本调查中与摩托车相关的交通事故伤高达1592例,占81.8%。这主要原因是摩托车已成为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摩托车安全性能差,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驾驶技术欠缺。

交通事故呈增多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调查显示:摩托车已取代四轮机动车成为最易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受教育差的人群成为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群体。颅脑是交通事故发生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且该损伤对病人健康和生命威胁程度较大。各级行政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4],建议有关部门完善交通设施,加强交通管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使广大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定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声涌,王淑芬,池桂波.我国车祸的流行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34-137.

[2]GerhartKA,MellickDC,WeintraubAH.Vionlence-relatedtraumaticbraininjurypopulation-basedstudy[J].JTrauma,2003,55(6):1045-1053.

[3]刘敬业,只达石.急性重型脑损伤453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3):141-143.

[4]王忠诚.加强脑和脊髓外伤的预防教育[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6):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