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缝合联合药物治疗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B-Lynch缝合联合药物治疗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戴玉荣

戴玉荣

(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淮滨464400)

【摘要】B-Lynch缝合联合药物治疗在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操作简单、迅速、疗效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关键词】B-Lynch缝合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78-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的日益提高,剖宫产已逐步取代了困难的阴道分娩,成为解决难产的首要方法,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B-Lynch缝合联合药物治疗6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取得良好效果,现讨论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共分娩产妇4826例,剖宫产1206例,占24.98%,年龄为19~42岁,平均26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27例,术中出血量达1200~2800ml62例,占5.14%,其中双胎8例,子痫前期6例,巨大儿21例,胎盘早剥7例,社会因素20例。

1.2方法术中胎儿娩出后子宫呈袋状,按之凹陷,质软,宫腔持续出血者,立即给予:

1.2.1药物: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600ug口服10%葡萄糖酸钙针20ml静注,地塞米松针10mg静注。

1.2.2B-Lynch缝合法将子宫自腹部切口拖出,1号华丽康线自子宫左缘3cm处穿入、子宫切口上3cm,子宫左缘4cm处穿出,然后越过宫底向后,在宫骶韧带之间缝入,按右侧对称穿出,越过宫底向前,如同子宫左侧的部位进针右侧子宫的上下缘,用力拉紧缝线压缩子宫,打结,关闭子宫下段切口,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见子宫呈红色,收缩变硬而出血止,子宫收缩良好后送回腹腔。

2.结果

所有病例均止血有效,5天经腹部B超探测提示子宫收缩小,术后7天血性恶露减少,术后随诊1月~2年,3~9月月经恢复正常,周期规律,经量与前无差异。

3.讨论

3.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因众多因素,剖宫产率在各大医院有逐年上升趋势,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最为常见[2]。产后出血治疗中,缩宫素为一线用药,无效时可选前列腺素制剂,米索前列腺醇应用比较广泛,可引起子宫有力收缩,疗效确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强子宫收缩剂,但由于价格较贵且道反应明显,国内外对其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研究较少[3],钙离子为肌肉收缩偶联剂,应用后可加强子宫肌肉的收缩,利于止血,地塞米松为皮质激素,其有抗过敏,解痉,稳定溶酶体,保护细胞膜,可对抗前列腺素制剂的寒战,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及预防羊水栓塞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几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确切。

3.2传统的子宫收缩不良出血通过药物治疗,按摩子宫不能控制出血,常规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及髂内动脉结扎术,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手术技巧和盆腔解剖知识,且易损伤输卵管及引起后腹膜韧带血肿[4],髂血管栓塞术在基层医院尚无条件开展,上述方法无效时,切除子宫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唯一措施,但切除子宫使育龄女性丧失生育功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B-Lynch缝合术是1993年英国MiltonKcynes医院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的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缝合方法,其利用可吸收线缝合捆绑子宫肌层,使子宫处于持续纵向压缩状态,交织于子宫壁肌纤维间的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被动关闭,因此出血迅速停止。子宫纵向压迫,无任何部位宫腔的对合或闭合,子宫有自然通道排除宫腔内积血,残留碎片及炎性分泌物,所以更符合子宫的解剖,不影响其复旧过程。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改良缝合方法,我科采用最经典B-Lynch缝合法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掌握手术时机,及早应用,无需特殊器械,易于掌握,疗效确切,成熟,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幸,敬丽,妇产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供7年制及8年制临床医学应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3-119.

[3]付晨薇,刘俊涛,如何规范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妇产与产科杂志,2014,30(4):264.

[4]O,LearyJh.uterinearteryLigationinthecontrolofpostcesareanhemorrhage[J].JReprodmen,1995,40: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