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血压病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周梅英

周梅英(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中心卫生院江苏徐州221741)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开展综合性护理,并评价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对其血压进行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综合性护理本次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本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评价了综合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详情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8岁至75岁之间。40例患者患者中属于一级高血压的有2例,属于二级高血压的有14例,其余24例属于三级高血压患者。

1.2护理方法1.2.1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药物使用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意识到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药自觉性,避免患者擅自更换药物,保证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控制药物使用剂量。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要有规律地接受血压监测,认真观察药物使用效果。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介绍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患者出现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2.2合理运动具体分析患者的个人体质以及病情恢复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针对成人患者,应该将其每天的运动时间设定在半小时以上,每天步行3公里,每个星期要进行5次以上锻炼。针对老年患者,可以组织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气功或者太极拳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如存在身体不适现象,或者处于饥饿状态、饱食状态,建议不要进行运动。

1.2.3心理护理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此外,高血压患者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接受药物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并发症,造成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压抑心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恐惧等情绪,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悦,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配合度。

1.2.4饮食护理首先,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严禁食用浓茶以及咖啡,避免食用各种刺激性食物;其次,严格控制患者的脂肪摄入量,鼓励患者尽量选择植物油以及橄榄油等,尽量减少肉汤类食物,特别是针对尿酸较高的患者,更加需要严格控制脂肪—156—摄入量,避免增加肝、肾负担;最后,建议患者少吃多餐,坚持清淡饮食,将每天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尽量选择食用粗纤维食物。

1.2.5并发症护理长时间的高血压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全身小动脉病变,引发患者内部器官组织出现缺血问题,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形成。血压脑病、慢性肾病以及脑卒中等是高血压的常见临床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临床症状,力求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如患者出现并发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

2.结果40例研究对象的血压均处于平稳状态,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3.讨论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高血压的病发率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日增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一般会存在体循环动脉压增高等临床症状,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给患者的内部器官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在采用降压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有效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同时,重视饮食护理,保持适当运动,并不断加强高血压的临床并发症护理,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实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出现临床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做到及时治疗。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开展药物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4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针对高血压患者,从饮食、运动、药物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董建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2,14(03):48-49.[2]褚晓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0(11):189-190.[3]侯晓玲.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及其体会[J].北方药学,2013,17(0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