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分析

邓凯月

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20

摘要: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安全是基础和前提条件,并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获取稳定的经济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作为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安全发展理念,具备很强的企业安全风险认知能力,对待安全工作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具备较强的安全行为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体系;建设;运行

引言

我国开始推广和应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约有三十年的时间,同时本公司已经根据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管理要求,构建了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相符合的2.0版管理体系,并且运行了七至八年的时间。然而,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门职能有交叉重叠,部分职能不清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公司正在进行职能梳理和转换,对不合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从而将管理体系升级到了3.0版。实际上,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直接决定着此管理体系的发挥效果。因此,文中针对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企业管理体系的措施。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况

1.1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以及安全行为文化四大方面。安全理念文化不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心,更是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理念的集中表现,更是企业职工安全愿景的传达,是企业职工行使安全使命的根本性准则。安全物质文化不单单是企业外在物质形象的体现,也是企业安全视觉形象的呈现,表达着企业职工甚至社会大众对于企业安全工作的整体性认知。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着重依法建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制度责任到人,安全责任到岗位。安全行为文化具体包括企业安全行为准则、安全思维方式、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代表着企业职工安全法律法规的共同遵守,安全承诺以及安全操作职责的共同完成。

1.2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达成企业安全价值共识,不断以正确的安全理念为指引规范企业职工安全行为,健全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精神支撑。具体可以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水平,获得企业职工的广泛认可和认真落实。第二,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安全工作操作技能,落实安全行为规范要求。第三,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企业生产发展条件,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并重在落实。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2.1企业主动进行安全承诺

企业在向员工发布公司的管理手册中,需要向员工进行安全承诺,并且制定每年的安全目标,同时还要将具体的目标任务下发到每个部门,具体到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之中。只有这样进行安全承诺,企业才能够向员工起到示范作用。企业还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实践自己的安全承诺,引导员工严肃认真地对待安全问题。

2.2规范企业内的相关行为与程序

在企业内部,企业应该划分出十分清晰的组织结构,将安全相关的责任划分到个人,从而有效的控制企业所有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因此,企业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程序,用以实现对于在企业内部与安全相关所有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企业应该要依据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实现岗位与职责相匹配,使员工清楚自己所在岗位的安全责任。

2.3引导和激励安全行为

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状态是由每个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所组成的。因此,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就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激励员工,实施安全的工作行为。所以企业在评估员工绩效时,除了要将员工正常的工作成绩纳入考核之外,还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安全行为的建设中,例如及时反映不安全的行为。企业将给予这样的员工一定的奖励,由此来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2.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为了扩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成熟的安全信息传播系统,借助于当下已经成熟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增加安全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以此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并且提供给员工良好且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完全打开能够十分方便地进行关于安全问题的有效沟通。

2.5增大员工在安全事务中的参与度

员工是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所以企业应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的积极性。例如企业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研讨会,为员工参与安全事务提供机会。或者,相关部门可以举办一些由员工查找企业内部不安全行为或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活动,并设置一些奖励,来激励员工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安全事务之中。

2.6加强审核机制,完善评估流程

企业在进行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定期的全面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对安全性的考核,还可以依据官方公布的评价指标,来增加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工作的要求。企业可以设计评估调查问卷,在企业内部展开互相评价,出具一份评估报告,发布给每一个员工。由员工进一步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以保持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

3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3.1安全文化的公平公正性建设

安全文化的公平公正性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该项建设是指在公司内部处理事件时,需要持有客观公正的评判态度。尽管完全公平公正是很难达到,但是为了安全文化的普及性,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如果公司内部标准处于模糊的状态,员工面临发现的公司内部的不安全行为,会陷入困境,犹豫是否要将该种行为进行上报。

3.2安全文化的反馈机制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设置一定的反馈机制。因为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设置相关管理条例的人员也会存在一些疏忽的情况,由参与管理项目的企业员工直接进行反馈,能够帮助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序地运转和收获更好的效果。

3.3安全文化的持续性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或一成不变的,企业的安全文化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需要不断地改进风险控制的措施,改进本企业内安全管理的方法轉。

3.4安全文化的灵活性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灵活性建设体现在企业需要准备一些备用方案来应对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意外的安全事故。企业可以在内部为安全管理体系组建一支备用的专家团队,这样在出现棘手的问题之时,企业能够及时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求助。

3.5员工安全文化能力的培养

企业对于员工安全行为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流程进行培训的过程。只有员工具有安全的日常工作行为,企业的安全文化才能算是落脚于实际。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员工一定的应急能力,在意外情况发生之时,员工能够独立地将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结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具有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的特征,是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对于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理念的集合体,更是企业安全价值理念以及企业安全面貌的汇总。企业应该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统一,狠抓安全工作的落实,不断结合时代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更新企业安全意识理念,规范企业安全行为,为推动企业安全平稳以及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洪涛.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探讨[J].管理观察,2017(27):44-46.

[2]金文超.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之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