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网外包施工安全立体化监管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构建农网外包施工安全立体化监管模式

朱晓华顾海峰毛东进陈葛亮

(国网南通供电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农网工程是一项全民性的工程建设,现在农网外包施工工程的标准已经提高以民心工程为目标,农网外包施工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环境的安全问题,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强化党组织管理,提高监管力度,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严格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按照农网外包施工的相关规定建设管理目标,加快农网外包工程的的发展,优化外包工程的结构。

关键词: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立体化监管

农网外包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整个农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管。现阶段,伴随我国国家的工程改革不断进行,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工程建设已经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农网外包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素质不一,同时面临着高空建设、露天工程,在这种立体化的交叉作业环境下,施工人员的劳动力很大,危险性也相对比较高。因此,加强农网外包工程的安全监管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也是现阶段的重点工作。

1农网外包施工监管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农网外包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施工数量不断增多,各个单位的建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和发展。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单位因为农网外包工程的责任制度不明确导致出现问题,例如,工作落实不明确,发生农网外包工程的人身事故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也提醒更加重视外包工程监管[1]。工程的监管人员往往认识不到安全施工才是最大的效益,对整个安全工作的认识片面不够深刻。对于安全工作只看到了需要进行的投入,而没有意识到保证了安全才会带来更大的效益,此外,在实际的安全建设工作中仅仅停留在计划层面和政策上,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坚持原则,极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的机制

农网外包工程的监管需要一个完整的监管体制,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第一,对于监督组织应该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党员安全宣教队和党员服务队,使其在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的单位施工计划组织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监督完成后及时形成报告,根据监管结果的问题限时进行整改。第二,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农网外包工程的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责任制度应该有明确的划分,坚持,管理、组织各有单位负责,项目监管工作跟进始终,将各级农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2]。定期对组织农网工程的单位和实施建设的工程单位进行定期的开会汇报工作,对于当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开展单位的安全管理承载能力分析。第三,签订安全协议合同。安全协议合同应该明确规定两方的责任和考核条件内容,相关监察部门对其进行备案。第四,施工计划管理措施。负责农网外包工程的相关单位应该有明确的计划,主要分为,施工的重点安全内容和施工地点,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整体负责人员应该保留相关的联系方式,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

3创新监管模式,实行无差别管理进程

对于现有的监管模式应该不吨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无差别的管理进程。外包工程队伍根据实际情况,纳入工程公司的管理范围。和生产单位一起进行标准的统一,统一考核和监管。共同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共同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学习[3]。公司对于整体的安全检查工作也延伸到外包队伍中,统一检查场地、人员、设备等一系列的施工因素,对于问题统一整改。积极开展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在外包工程队伍中开展起来积极的工作氛围,努力打造出来适合公司模式的外包队伍,确保施工期间的工作能安全稳定的开展。

4加强安全监管的策略

4.1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工作

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应该对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整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范围,对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规范施工,同时对于定期会议的召开和班后会议进行相应的规定,制定好符合现场施工的稳定和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4.2完善现场管理系统

做好现场的勘查工作,相关负责的小组应该亲自对现场进行调查和监管,无论是施工场地的布置还是相关的电力老旧线路都需要实际的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4.3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力度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设单位重要因素[4]。加强施工过程的整体监管力度,严格把握进度的关卡,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之上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对进度进行整体的监督,定期重点开展工程安全建设的推进会,充分实现整体的监督模式,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检查验收工程的的相关人员要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认真验收和审查。根据相关的监管制度,从设计到技术,安全施工和验收工作,每个环节都实现充分的监督管理,全面确保外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达到标准。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下,农网外包工程的规模和业务都在不断扩大,进而队伍的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简单、边缘化监管模式,不断对其实行统一化、针对性的监管模式。根据现有的农网外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严格控制相关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督制度,提升外包队的整体工作水平,塑造出适应现阶段发展的外包队伍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峰.浅议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20):23

[2]杨宏.当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9):244-245

[3]江阳.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12(2):26-27

[4]霍洪涛.浅谈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控[J].工程技术,2016,(12):237

作者简介:朱晓华(1979.9—),男,汉,江苏省南通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网工程施工与运维管理、综合能源服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紫琅路120号,ntzhuxiaohua@163.com。

顾海峰(1982.3—),男,汉,江苏省如东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区配电运行与检修,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江海西路14号,13962752618@139.com。

毛东进(1975.8—),男,汉,江苏省南通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111号。

陈葛亮(1981.10—),男,汉,江苏省南通市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党建管理、企业文化、综合能源服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