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宋艳芬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雾霾等恶劣天气对于我们而言已不陌生,为防止污染,本文综合分析建国以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旨在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关键词: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城市化

1、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1.用电量猛增是引发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业内同行都很清楚: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扬起的灰尘和金属冶炼厂排除的废气经过二次转换悬浮在大气层中,从而产生了雾霾天气。没有冷空气形成的大风降温是消失不了的。由此可见,雾霾天气的形成与燃煤电厂发电猛增有着密切的联系。全国用电量大幅增加,迫使发电厂开足马力生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枯水期的到来与受大范围低温天气导致的城市供暖压力剧增,火电发电进一步回升。

1.2.城市水质污染使子孙万代生命失去保障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在21世纪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城市污水是指制药厂、造纸厂、化学材料厂等重污染企业和市民生活用水排入城镇地下深水井和江河中污水的统称。这些污水通过城市排水网汇集并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城市污水治理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目前,各个城市的环保部门与环保专家都在为解决排污问题进行研讨,力求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子。同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遏制重污染企业肆意排放污水,并加大了违规污水排放的处罚力度。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生产利润采取各种方式违规排放污水。在我国南方某城市的一个造纸厂为了逃避缴纳污水排放款,私自在厂内挖了深水井,将污水排放到深水井中。环保专业人士指出:这种行为是祸国殃民、祸害子孙的行为。因为,地下水是流动的,污水排放到地下水中,会流到全国各地,靠饮用地下水而生活的民众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就会诱发各种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这种后果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另外,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污水处理能力和运作水平偏低,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前进步伐,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3.城市工业垃圾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从事城市环境保护的业内人士都很清楚:人类活动一开始就污染了环境,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活影响已超越“卫生”一词的含义,工业污染也就成了当前我国城市最主要的污染。伴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固体垃圾也在逐年增加。这些垃圾不仅占用土地影响城市形象,还给人体造成极大损害。塑料袋、废旧电池被埋在土壤中,极大地损害了土壤质量,在这些土壤中长出来的农作物被人体吸收后又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和改善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的建议

2.1完善城市环境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①积极推行环境目标责任制,这也是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的环境保护制度,应该将环境目标和任务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上级可以通过责任书的形式将有关的环境目标和任务分配给下级。②加大环保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所有的相关部门都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居民中间,尤其是社区和学校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两个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并且关系到切身利益,除此之外,还要和媒体做好协调,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注重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无论是规划方案的制定还是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的推进,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应该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要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向公众发布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展情况。③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来实施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业和城市交通,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实施绿化系统规划。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需要一个以人大、司法机关、环境监察部门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的统一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仅要对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而且也要对政府的决策及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监督,通过多方位多层次有力监督,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才能够得到落实和实现,才能够很好地推动城市环境管理。⑤建立完善的質量监控体系,提高城市对于环境的辨认能力,在我国,城市对于环境的反应迟缓,往往都是在环境问题严重到相当大的地步的时候才开始采取措施,导致资源的消耗增大,如果能够提前预见和防范的话,可以节约资源并且取得更好的效果,环境监测是控制质量环境的前哨,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改进环境监测体系,我国也应该加快和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测的管理,实现科学的管理。

2.2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国外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投资一般占GNP的1.5%~3%,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投入的比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加大了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投资规模,但是距离我们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离我们的目标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逐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相应的融资政策和考核检查制度。

2.3加强城市管理的规划,运用科学的规划来实现城市环境的管理

①加强城市绿化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建设是顺应当前城市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加强城市的综合治理。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机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耗能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优惠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方面很好的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3、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城市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广泛的来讲,城市也是属于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环境的好坏、保护程度和管理方式都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管理需要公众参与的呼声日益增高。因此,只有确实发挥公众参与的功能与效益,才能提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管理的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长福,走均衡城市化建设生态城市的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4).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

[3]李海英.城市环境管理中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60,64.

[4]郭莉.浅谈吴忠市大气污染的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20-21.

[5]曾辉龙.城市环境管理如何强化大气污染治理[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