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适用范围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适用范围分析

韩东梅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供电局贵州省遵义市563000)

摘要:在当下社会的电力设备采购以及工程招投标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职务犯罪以及各种不正当的交易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设备集中采购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招标投标法》规范的电力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的招投标行为,这是有效遏制腐败的最关键的环节所在。在具体的电力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电力人员需要认真围绕电力设备以及电力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仔细认真、踏实稳重地做好工程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五大环节,继而探索出了一套招投标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最终保证电力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规范运作。鉴于此,文章就对此加以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电力设备;招标采购;范围

一、电力设备招投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量体裁衣。结合电力工程《招标投标法》中的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招标的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以及邀请招标的两种方式。公开招标又被称为是无限竞争的招标,主要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方法来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是其他的组织进行投标。凡是具有投标资格的潜在投标人都可以参与到竞争中去,招标人是能够广泛地去选择投标人的。邀请招标又被称为是有限竞争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招标单位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投标项目潜在的投标人事先进行了资格预审,只向符合投标要求的投标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因此投标厂家的数量相较于公开招标的则是大为减少,继而就回给后续的评标定标工作带来一些便利。当前,结合电力设备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招标情况能够看出,已经进行的招标大都是邀请招标的形式,招标单位邀请的对象通常主要是和本企业有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以上供货关系的供应厂家,而对我们不熟悉,然而那些产品的质量更好、条件更为优惠的厂家却被排除在邀请之外。

2、电力设备采购招标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具体实施电力设备采购招标工作首先需要编制招标工作计划书,然后发布招标公告、投标邀请,进行资格预审,制定以及发售招标文件,要求相关投标人现场踏勘答疑,召开开标会,评标并提交评标报告,业主按照评标报告以及具体情况选择中标人,发放中标通知书等其他辅助工作,这些构成了招标的全过程。招标过程中内容涉猎较多,所以在实际招标活动中,需要经过众多环节,这种现象在电力设备采购尤其突出,由于电力设备类别、批次很多,因此针对于招标全过程开展监管工作难度较大。很多招标单位考虑到监管工作十分繁琐,索性在招标工作中忽视监管工作,造成招标工作的某些环节失去监管,导致招标工作的某个环节发生问题。

3、电力设备采购招标工作中出现的质量以及成本问题。招标工作中能够明显发现一些企业采购电力设备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这和成本有直接的关联性。一些电力设备制造商考虑到竞争力的提升,选择使用一些违规方式,例如在标书中注明的电力设备报价明显低于电力设备产品的成本,这种低报价的方式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如果这种低报价的标书成功中标,那么制造商将在生产过程中以缩减成本的方式来达到低报价效果,导致产品的粗制滥造,因此价格战应用在投标过程中将造成招投标双方利益的损失。所以在评审阶段应注重电力设备指标和价格是否呈现正比关系,应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注重电力设备的质量。

二、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的提升策略

1、在网上公布相关的招标信息。为了有效地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邀请招标的现象过多的情况,造成一些产品质量更好、条件更优惠的被厂家排除在邀请范围之外的诸多问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委托的中介机构把所有的大额招标信息借助中电联网站提前二十天左右时间进行发布。与此同时,还应当严格地对投标方的资格进行预审,制定出资格预审的必要条件。第一,就是结合投标人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它的资格是否满足要条件加以完善的审核。第二,就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去潜在的投标人的地方实施实地性的考察,对质保体系的具体建立情况加以了解、分析企业的规模、设施设备、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条件等。避免投标人为其提供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与政府部门颁发证件中的产品电压等级不符、伪造生产许可证和提供的企业规模、设备、生产工艺与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

2、加强对评标专家库的整体完善性建设。为了更加便于招投标方式的推广以及应用,确保招标过程更加趋于规范化的程度,因此要建立“评标专家库”,通过考核选取具有高级职称或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为专家库成员;相关的经济专家一定要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还必须要有实际商务的工作经验等。另外,在进行招标前应当随机从“评标专家库”中选取与本次招标无利害关系的专家作为技术组和商务组成员。同时还要行使相应的监督管理的职能,继而可以对整个招标过程加以全面的掌握和控制。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招投标的过程还必须要有公司的纪委人员进行全程的监督与管理。

3、严格招、评、定三分离。在公开招标的同时,我们注意规范评标过程。评标在招标程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招标单位对经过初选合格,并且愿意参加投标的厂商,按照招标书中阐明的评标原则和方法,对投标人报送的投标书从商务和技术的角度评判投标人的能力,从中选取满足招标要求的供应厂商。规范的评标程序、严格认真的评标过程是保证所有投标人具有相等机遇的基础。实际操作中,我们建立了评委责任制和报告制度,确保每个评委都对其行为和结果负责。主要采用了易操作、公平合理的百分法,由专家对评分内容进行分类,从投标人信誉和业绩、能力、技术条件、报价等方面制定平分标准,各评委独立打分汇总,总分量高者为预中标单位。

4、落实全员监督。在这一过程中,全员参与监督是预防招投标过程中商业贿赂以及各种不正当的交易行为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反商业贿赂以及不正当的交易行为不仅是全体员工共同期盼的心声,而且同时也是一个单位员工中传播的最快,产生的影响最大的信息。所以,全员参与监督是具有高度的自发责任性基础。第二,实施全员参与监督还具有较强的直接性。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企业的领导干部或掌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人员都是在员工最广泛、最直接的监督之下的,所以,任何的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的行为都非常难以逃脱群众的监控的视野范围的。

5、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经常性检查。实施经常性的检查这是开展招投标活动的重要环节。现如今,企业的上下制定的制度林林总总,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对制度的执行程度却不近相同,有的能严格遵守,有的不去落实、形同虚设。而在招投标活动中,不正当交易行为人在实施犯罪的前期首先表现为不去落实制度而我行我素,为了达到自己牟取私利的动机、目的,就寻机对制度进行践踏,直至对制度的破坏。所以,加强对招投标制度落实情况的经常检查是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首先必须从本单位和部门做起,充分发挥单位审计部门的作用,做到定期审查并对审查情况负责;其次是将日常监督纳入到纪检部门的工作系列中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审查,从中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及时提出堵漏制度的可行性建议予以完善,将牟取私利者的犯罪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使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因为这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电力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的十分关键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要在企业党委的统一管理与领导下,加强对其的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反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

参考文献

[1]孙文云.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建筑,2018(24):67-69.

[2]舒英杰.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化可拓评判[J].建筑经济,2018(24):167-169.

[3]江宁.电力设备生产商提高中标率的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7(25):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