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陈霞

中航赛博(北京)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工程造价是项目落实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投资成本与项目质量。而传统造价方法较为片面,仅着眼于施工过程与结算审核的管理,因此也导致造价控制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笔者在文章中首先,阐述了全过程造价之于项目建设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全过程造价所需要秉持的原则,提出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业界逐渐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尤其是当前工程项目普遍呈现出超高层、长周期的趋势,造价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就更加丰富,稍有纰漏则可能出现超预算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到后续施工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可能给项目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由此可见,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意义及原则

(一)控制项目成本

传统项目造价主要由承建单位的造价部门,亦或是第三方咨询机构来进行。笔者发现,大部分造价人员过分注重对施工阶段的控制,而相对弱化了其它环节对成本的影响。实际上,项目总造价除施工外,还涉及从投资决策到最终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经过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施工落实环节对成本的影响尚不足三成,造价人员在工作中无疑是舍本逐末。相比之下,前中期的造价控制对成本的影响权重却超过七成,应当是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全过程造价理念的实施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将项目建设各环节兼顾以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这种做法更加符合工程建设的特点,有利于降低整体投资成本。

(二)提升工程质量

作为充分竞争的市场主体,建筑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依凭。而造价管理的实质,则是有效协调好成本、进度编制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准确合理的造价成本必须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实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比如部分企业在造价中一味削减成本,最终可能造成三超问题或者影响到项目的投产使用。此外,造价成本与质量也并非单调的正相关趋势,当成本达到一定标准是则对项目质量无增益。全过程造价的管理办法更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对经济指标的控制显然更加出色。通过这种造价控制办法,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的质量,减少施工变更以及施工事故。

(三)项目全过程造价的原则

全过程造价与传统控制方法有较大区别,其核心在于动态化的视角,强调了各项经济指标在施工周期中的浮动情况。例如建材市场价格以及人工成本等,由于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以往造价管理没有考虑到这些变量,如此一来在实际落实阶段就必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造价人员应该以动态的眼光来分析经济指标,从而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还需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保概算、预算无遗漏。比如在进行分项造价计算时,应当结合工序的具体特点,充分地考虑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此同时,对于工程量及建材采购数量则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以更加直观的数据给项目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二、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具体要点

(一)立项规划阶段

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前期完善合理的投资规划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投资方应该明确项目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落实计划。在这个阶段,造价人员必须先针对投资方案进行项目选址,并进一步开展可行性分析。若要开发高端写字楼及商务工程项目,则应选择交通便利、经济繁华的地段。或者是要建设商品住宅,则应该选择地价较低、环境宜居的地段。其次,还需要顾及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随着建设理念的不断革新,业界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结合。而通常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都不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建筑噪声也将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最后,为了减轻建材、设备的运输压力,项目选址规划也应该遵循接近性原则。比如将项目设立在原材料产地附近,这样不仅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成本。通过前期合理的立项规划,将造价误差控制在一成以内,保障项目能够按部就班的落实。

(二)项目设计招标

通常而言,项目施工建设以及造价预算都是以设计图纸为主要依据。因此,在设计环节也是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进行约束与规范。造价人员应该与设计单位、承建单位积极沟通,避免由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施工阻碍,或者频繁出现设计改动。同时,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一方面要令设计方案符合项目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对建设成本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不仅如此,在设计阶段还要提高图纸的合理性。这不仅可以避免变更,节约设计费用,而且还能够给施工形成有效的指导。而在招投标阶段,造价人员应该对经济性指标和清单进行整理,并合理的估算出投标限值。此外,在招投标的造价预算中,除了需要以施工技术为参考,而且还必须兼顾后期运维成本。

(三)施工与结算

前文也曾提到,当前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周期也较以往更长。其中不仅涉及到建材、人工以及设备,而且还包括交叉作业与高空作业等。因此,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更应该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造价人员应该对建材市场指导价格进行跟踪性的记录,并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按量采购,避免造成施工损耗或者仓储受潮发霉等问题。其次,造价人员应该对施工变更进行管理登记。与设计单位和施工方共同签署签证单,给结算保存依据凭证。而结算审核作为工程造价的最后环节,也是对概算、预算的检验与反思。在这一环节,造价人员应该仔细核对预估值与实际造价清单,针对其中明显的误差进行检查。同时,对于施工变更项应该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单据完善手续合理。最后还需要对工程量进行细致的审核,避免造成重复计价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造价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成本,对项目落实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针对以往片面的造价方法,笔者建议业界积极转变思路实施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从立项规划、设计招标以及施工和结算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促进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积极进行项目建设后分析,整理数据,指导项目的前期工作。

参考文献:

[1]孟巍,王振峰.浅谈工程领域的全过程与全面造价管理[J].民营科技,2016(03):66-67.

[2]杨建军.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5(04):26-30.